人教版初三语文下册《曹刿论战》高效复习练习题及答案

学习资料 2021-03-18 599

初三面临着中考,语文知识的记忆需要通过练习来巩固,所以大家在学习完知识点后要及时的进行练习,练习完之后才能发现自己学习的薄弱之处,从而在以后的学习中重点学习这些内容,下面学大教育网为大家带来人教版初三语文下册《曹刿论战》高效复习练习题及答案,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做这些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练习检测:

一.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齐师伐我 ②牺牲玉帛 ③小大之狱 ④小惠未徧 ⑤神弗福也 ⑥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⑦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⑧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⑨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⑩公将鼓之

⑾遂逐齐师 ⑿彼竭我盈 ⒀小信未孚 ⒁既克,公问其故 ⒂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二.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①肉食者鄙: ②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③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④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⑤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⑥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⑦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⑧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⑨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三、选择题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又何间(参与)焉 B、肉食者鄙(地位低) C、战则请从(跟随) D、便要(通“邀”,邀请)还家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相当于“的”的一项是( )

A、肉食者谋之 B、长跪而谢之曰 C、辍耕之垄上 D、小大之狱

3.下列加点词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忠之属也 属予作文以记之 B.公问其故 并驱如故

C.何以战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D. 必以信 愿陛下亲之信之

4.对下列句子的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

A.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B.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C.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D.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5、对下面文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有错的一项是 ( )

A、委而去之 (到… … 地方去) B、寡助之至,亲戚畔之(背叛)

C、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兵器) D、以天下之所顺(用、靠)

6.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肉食者谋之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B.又何间焉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C.弗敢加也 万钟于我何加焉 D.忠之属也 属予作文以记之

7、下列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一项是( )

A、又何间焉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B、忠之属也 属予作文以记之

C、何以战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D、遂逐齐师 当余之从师也

8、下列四个选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何以战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战于长勺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C.登轼而望之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D.小大之狱 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也无穷也。

9.下列四个选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何以战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战于长勺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C.登轼而望之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D.小大之狱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也无穷也。

10、下列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组是 ( )

A、何以战 河曲智叟亡以应 B、公问其故 故虽有名马C、肉食者谋之 陛下亦宜自谋 D、又何间焉 此为何若人

11.选出下列句中的“以”字与“可以一战”中的“以”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 ( )

A.以其境过清 B.以塞忠谏之路也 C.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D.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四、简答题

1. 文中的哪些地方表现了曹刿的“远谋”?

2、曹刿认为作战取胜的先决条件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3.一直以来,长勺之战中的鲁庄公被人认为是“肉食者鄙”的形象。其实他并不“鄙”。他不“鄙”在哪里?请简要地说说你的感悟。

4.文中刻画人物采用的方法是什么?文中运用的主要写作方法又是什么?

5.曹刿的主要战略思想是什么?

(1)战前:

(2)战中:

6.曹刿给你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请结合全文说明理由。

7.曹刿认为鲁国“可以一战”的条件是什么?

8、文中画线句“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是地利不如人和也”论证的观点是: 。文中最能表达“人和”意思的一句话是: 。

9、文意理解:

(1)、曹刿认为战争取得胜利的先决条件是什么?

(2)、选文写乡人对战争的冷漠态度和鲁庄公的见识浅陋是为了反衬曹刿的 和 。

(3)、齐鲁“长勺之战”中,鲁国获胜的原因有哪些呢?联系生活实际,谈谈给你感受最深的一点。

10.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目的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第③段中,鲁庄公的“鄙”表现在哪里?(用原文回答)

11.本文略写了哪一部分的内容?结合你的写作经验,谈谈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

12. 下面两题难度各异,分值不同,请任选一题作答。

①齐鲁长勺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之一,结合课外积累,你能举出另两个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战例吗?

②鲁国获胜的原因有哪些?其中你感受最深的一点是什么?结合实际简要谈谈。

13.用原文语句回答。

①文中表现曹刿积极“参与”精神的词语是:

②文中“忠之属也”具体指的是:

14.请分析“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

15.文章结尾一段表现了曹刿哪些方面的才能?

16.文中鲁庄公认为可以对齐国作战的三条理由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17.阅读全文,请从政治和军事两方面阐述鲁国获胜的原因。(用自己的话作答)

18.曹刿为什么赞同鲁庄公战前准备的第三个条件,请简要分析。

19.鲁庄公有很多可贵的地方,请结合文章分析。

20、曹刿与“其乡人”的对话是否多余?请说说你的见解。

21、试从齐、鲁双方分析长勺之战“齐师败绩”的原因。

22、文中曹刿谈到了决定战争胜负的最主要的条件,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也对此作了论述。这分别是:文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3曹刿认为作战的先决条件是什么?

24第二段描写曹刿的言行,目的在于表现他的什么特点?

25鲁国获胜后,“公问其故”,曹刿在解释原因的时候分哪几层意思?

参考答案

一. ①军队 讨伐,进攻 ②古代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祭品 ③案件 ④同“遍”,遍及 ⑤赐福、保佑 ⑥参与 ⑦鄙陋 目光短浅 ⑧丝织品 虚报 ⑨倒下 ⑩击鼓进军 ⑾追赶、追击 ⑿充满,这里是士气旺盛 ⒀为人所信服(信服) ⒁战胜,攻取 原因(缘故) ⒂再:第二次

二. ①居高位、享厚禄的贵族官僚们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②这是忠于本职的一类事,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③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减弱了;第三次击鼓,士气就衰竭了。

④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每件都了解清楚,也一定要按实情来判断。

⑤做官的人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

⑥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

⑦衣食一类养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享用,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⑧这种小信用不能受到神的信任,神灵是不会降福的

⑨庄公回答说:“祭祀用的猪牛羊、玉器、布帛等物品,不敢虚夸数目,一定对神灵讲信用。”

三、1.B 2.D 3.C 4.D 5 、A 6、A 7、C 8、D 9. D 10、C 11.C

四、1.表现曹刿“远谋”的地方有:在战争之前,曹刿就预见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在实战过程中,不急于进攻和追击,表现了他在战略上的深谋远虑。

2.政治上要取信于民

3. 示例:从四个方面表现鲁庄公的不“鄙”--广开言路,礼贤下士;尽职尽责,取信于民;知人善用,用人不疑;虚心求教,不耻下问。

4.语言描写 议论

5.战前: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战中:齐人三鼓。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夫战,勇气也。

6.有政治远见和卓越的军事才能。政治远见表现在战前对可否一战的讨论。军事才能表现在掌握战机,详察敌情,结合课文也可摘取原文相对应语句

7.取信于民。或: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8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9、(1)、政治上取信于民(2)、爱国热情;深谋远虑 (3)如:获胜的根本是鲁庄公做到了取信于民,获得了人民的支持,并任用了曹刿这样在政治和军事上有“远谋”的人;作战时曹刿善于分析敌情和把握战机,庄公善于听取并采纳群众的意见。(言之成理即可)(联系实际谈感受略)

10.大国难测,怕有埋伏;通过考察敌情,弄清齐军退却真相,再决定是否追击齐军。 既克,公问其故。

11. 略写了战争双方的对峙、交锋,详写了曹刿在战前、战中的表现,作者这样安排,突出了曹刿的“远谋”。

12、①巨鹿之战、马陵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官渡之战;

②如:取信于民,获得人民的支持;善于分析敌情,把握战机;善于听取并采纳群众的意见。

13.①请见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14.①为下文写庄公张本(或“铺垫”) ②衬托曹刿的远见卓识

15.作战中善于把握战机,注重观察敌情,做到知己知彼

16、①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②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③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17、 ①政治方面:答:取信于民,获得人民的支持。

②军事方面:答:战争中善于分析敌情,知己知彼,把握战机。

18.(此题为开放题,赞同理由只要联系到“取信于民”即可。如:曹刿从鲁庄公把打胜仗的希望寄托在“体察民情,尽力为老百姓办实事”的方面,看到了他取信于民的思想,所以赞同。

19.只要围绕一点来谈,言之成理即可。可贵之处如:能听取别人的意见。知人善用。礼贤下士。不耻下问。亲自参加战斗。

20、不是多余的。这一对话,点明了曹刿拜见鲁庄公的原因,同时也显示了他不同于一般人的胆识。

21、齐师倚仗强国,没有讲究战略战术,没有把握好战机;鲁国曹刿善谋,鲁军善战。

2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取信于民)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3、取信于民。(或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4、深谋远虑,胸有成竹,从容不迫,善于把握战机。

25分两层。第一层:“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第二层:“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人教版初三语文下册《曹刿论战》高效复习练习题及答案学大教育网为大家带来过了,希望大家能够在做题中提高自己的语文知识水平,更多的初三语文练习题请登录学大教育网查阅。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推荐阅读 2018年广西梧州中考语文《曹刿论战》阅读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初三语文下册《愚公移山》高效复习练习题及答案 人教版初三语文下册《邹忌讽齐王纳谏》高效复习练习题及答案 2019年中考文言文阅读《曹刿论战》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2018年辽宁省丹东市中考语文辅导《曹刿论战、臣轨》阅读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初三语文下册《鱼我所欲也》高效复习练习题含答案

点击访问更多木玛升学网的 学习资料资讯

上一条: 人教版初三语文下册《邹忌讽齐王纳谏》高效复习练习题及答案 下一条: 人教版初三语文下册《鱼我所欲也》高效复习练习题含答案

网友评论 共0条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