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考语文考前最后一次答题策略指导

学习资料 2021-03-18 499

中考语文对考生来说是最简单的考试科目,大家要在平时掌握一些答题的方法和策略,这样才能在考试中轻松答题,下面学大教育网为大家带来2017年中考语文考前最后一次答题策略指导,希望中考生能够认真阅读。

第一部分基础(25分左右)

1、用课文原句填空。

常考易错整理

阡陌交通。黄发垂髫。苔痕上阶绿。谈笑有鸿儒。千里共婵娟。

无案牍之劳形。濯清涟而不妖。不蔓不枝。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食之不能尽其材。沉舟侧畔千帆过。留取丹心照汗青。

?然不动,?尔远逝,往来翕忽。悄怆幽邃。在乎山水之间也。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蜡炬成灰泪始干。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自缘身在最高层。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燕然未勒归无计。曾益其所不能。

第二部分 阅读 (42分左右)

1、 课外古诗阅读

诗歌中的景物

A、“写了哪些景物”: a.看题目 b.找名词

B、“写了什么时候的景物”:a.找表明时间的词 b.根据景物判断

C、“所写景物有什么特点”

a.分析关键词 (动词、形容词、叠词、数量词、写颜色的词)

b.借助注释

c.分析景物所处的环境及其它景物

诗歌表达的情感

a、审标题

b、抓文眼

直抒胸臆的语句

“文眼” 传统内涵的意象

富有情感倾向的修饰语

c、观注释

b、判类别

诗歌中词句的含义作用

品词语:【手法/解词】 +【内容】+【情感】

析句义:【浅层】+【深层】

修辞/表现手法:【手法】+【内容】+【情感】

古诗中常见表现手法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直抒胸臆借古讽今、托物言志、借物喻人

动静结合、虚实结合、视听结合、对比、用典、联想、想象、比兴

2、 课外文言文阅读

A、实词 回课内。看上下文。组词法。

B、虚词 之。于。而。以。其。

“之”

①结构助词,可译为“的”;例: 水陆草木之花

②代词,可译为“他”、“它”;例: 愿陛下亲之信之

③动词,可译为“至”、“到”;例:辍耕之垄上

④助词,用于主谓之间,不译; 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⑤助词,提宾标志,不译; 例:何陋之有

⑥语气助词,作衬字用,起舒缓语气作用; 例:怅恨久之、公将鼓之

⑦这;例:公输班为楚为云梯之械。

“而”

①“而”表并列。可译为“而且”、“又”、“和”等。例:中峨冠而多髯者

②“而”表顺承。可译为“就”、“然后”等。例:或置酒而招之

③“而”表转折。可译为“可是”、“但”、“却”等。例:人不知而不愠

④“而”表修饰。不译。例:蹴尔而与之

“于”

①作介词。表示动作行为实行时所涉及的对象,可译为“对”。例:万钟于我何加焉

②作介词。表示比较,大都在形容词谓语之后,可译为“比”。例: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③作介词。表示原因。表示动作发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④作介词。表示范围。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或动作的方向。可译为“在”、“到”、“从”等。例:战胜于朝廷、皆朝于齐

“以”

①作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直接涉及的对象。)可译为“把”;例:必以分人

②作介词。(表示动作行为所赖以实现的工具、手段、前提等)可译为“用”、“拿”、“依照”等;例:能以径寸之木、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策之不以其道

③作介词。(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④作连词。所连接的后一部分表示前面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来”、“去”、“为了”;

例:属予作文以记之

⑤作连词。“以”的前一部分表示条件或原因,后一部分表结果或情况。可译为“才”、“以至于”等。例: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⑥作动词。有“认为”的意思。例:皆以美于徐公、吴广以为然

“其”

①作代词,表示领属关系,大都用在名词之前。可译为“他她它(们)”、“他她它(们)的”等。例: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其妻献疑曰

②作副词,用在句首或谓语之前。表示估计、揣测或询问。可译为“大概”、“可能”、“或许”等。表示反问,可译为“难道”。例: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其如土石何、安陵君其许寡人。

C、翻译句子

首先圈出重点字。注意字字落实。

D、人物形象题

结合人物身份。结合文章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结合文章具体事件。结合侧面描写。

E、概括归纳题

筛选信息。注意格式一致。

3、 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一般要求

初读文本:确定文体,了解内容,先抓中心。

审题:审清要求,揣摩意图,循其指向,答其所问。

解题:依据文本,简言多点,分项依次,注意程序。

A、整体把握能力

a、揣摩文章标题 b、串联各段大意

c、结合文章首尾 d、抓关键词、句

B、概括提炼能力

a、提取词句法 b、 浓缩文意法 c、分层归纳法 d、综合分析法

C、语言品析能力

词语:【含义】表面义+深层义+语境

【作用】手法+内容+表达效果

句子:【含义】 关键词+修辞+上下文+主旨

【作用】

问法一:赏析。表达效果?【修辞+关键词+ 特殊句式+ 感官】

问法二:这个句子在全文中的作用? 【结构+内容】

结构上:线索、铺垫、照应、过渡、设置悬念、总结全文、点题……

内容上:塑造形象,突出主题,升华中心,表达作者情感……

D、手法赏析能力

手法+内容+表达效果

常见手法: 对比 象征 线索 讽刺 衬托 白描

铺垫(伏笔) 设悬念 点面结合 借景抒情

虚实结合 欲扬先抑 细节描写 动静结合

侧面描写 详略得当 托物言志 想象联想

E、说明文答题方法

1、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根据说明对象判断, 说明文分为事物性说明文和事理性说明文;根据说明语言判断

,说明文有平实说明和生动说明。

事物性说明文的说明对象一般比较具体是实在的事物,如《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

事理性说明文重在分析所说明的事理,说明对象比较抽象、概括,如:《大自然的语言》《被压扁的沙子》。

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或本质的方法:

A、逐段逐层读,理解各段各层间的联系,说明的要点往往就是特征。 B、重点句、关键句往往揭示特征。

2、说明顺序:

时间顺序:多为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

空间顺序:多为事物的结构、布局等(由远及近,从上到下,由外到内,东南西北,由前到后,由中央向周围,由整体到部分,由部分到整体,由表及里,由大到小,从左到右等的位置和方向)。

逻辑顺序:多为说明事物的内部联系( 包括:按事物的内容联系或人的认识规律安排的顺序,如:概括 → 具体, 整体 → 部分, 现象 → 本质, 原因 → 结果, 特点 → 用途等)

如何判断说明文顺序?

(1)抓住显著语言标志; (2)把握文章段落层次。

3、说明文的结构:

总分式:包括总-分、分-总、总-分-总。事物性说明文多用总分式,其中“分”的部分又常按并列方式安排。

递进式:事理性说明文多用递进式结构,一层一层地剖析事理

4、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①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②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③作比较:把______和_____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④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⑤打比方:将_____比作___,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⑥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形象。

⑦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⑧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⑨列图表:用列图表的方式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

⑩引 用:

A、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

B、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

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

F 、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5、说明语言:

说明文的语言首先是准确、严密,这是每一篇说明文都必须具备的。除此之外,有的说明文语言简明平实,如《中国石拱桥》、《被压扁的沙子》,有的说明文语言生动形象,如《桥之美》。

重要考点:体味表范围、程度的修饰限制词语的作用。

如何准确表述修饰限制词语的作用?

思考——换词法、漏词法

要求——结合语境

表述——多方位 多角度

(1)解释

(2)语境中的含义

(3)换词或漏词的结果

(4)强调其准确性

F、议论文答题方法

第三部分 作文 (50分)

1、仔细审题,不“修改”命题,借用提示语立意,立意时要“量体裁衣”。

2、扣话题、扣标题、扣中心,点话题、点标题、点中心。

3、主题健康,不乱发牢骚;坦诚真实,不自欺欺人。

4、入题要快,不绕弯子。

5、有文体意识。写记叙文不要用议论文的结构,不要滥用议论;写议论文叙事要简明,不写所谓“议论性散文”“随笔”。

6、不瞎编“科幻”,不仿武俠、动漫或电子游戏故事,不通篇复述读来的故事。

7、要成段完篇,合理分段,不可一段到底。

8、拟好标题。注意卷面。

9、记叙文写作关键词:主题、故事、重点、描写、结构文章的技巧(构思)。

10、议论文写作关键词:中心论点、分论点、段首中心句、分析、逻辑、周密。

第四部分 书写 (3分)

清晰、工整、无涂改。

2017年中考语文考前最后一次答题策略指导学大教育网为大家带来过了,希望大家能够掌握好这些内容,这样大家就能在语文考试的时候取得好成绩。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推荐阅读 中考数学复习宝典:复习策略与答题策略 2016年中考数学考前复习六大策略 中考语文试题-最后的尝试阅读答案 2016年浙江杭州中考语文复习策略 ★2017年中考政治考前复习指导 2017年中考英语听力常见题型及答题策略辅导

点击访问更多木玛升学网的 学习资料资讯

上一条: 2017年中考语文备考阅读《竹》阅读理解答案 下一条: 2017年中考语文古诗文默写题应对方法

网友评论 共0条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