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 2021-03-18 471
高一这个阶段同学们是荒废不得的,掌握考试的题型,多进行练习是同学们考试中取得进步的保证。下面学大为大家提供的是2016-2017学年钦州市高新区高一11月月考语文试卷,希望同学们能够了解这部分题型。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11月份考试试题
(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号、班别、姓名写在答卷密封线内。
2、必须在指定区域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作答,不能超出指定区域或在非指定区域作答,否则答案无效。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酝酿(niàng) 校(xiào)对 腼腆(tiǎn) 匪我愆(qiān)期
B.匹(pǐ)配 穿凿(záo) 内讧(hòng) 美人之贻(yí)
C.莞(guǎn)尔 搭讪(shàn) 隽(juàn)永 其黄而陨(yùn)
D.刹(shà)那 机械(xiè) 恪(kè)守 周公吐哺(pǔ)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一句是( )
A.不可否认正是这种根深蒂固的极具个性的文化传统成了欧洲经济和社会发展优雅的负担。
B.提高教师素质改变教育观念与我们新课程改革的成果休戚相关。
C.“抄袭”已经是人人喊打了,而另一种学术腐败—劣质译著汗牛充栋,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
D.陈师傅是学雷锋的老典型了,一年下来,仅在厂区信手拈来的螺丝钉一类,就攒了大半箱。
3.在下面各句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他在集资办厂的过程中_________了种种磨难,尝尽了苦辣酸甜。
(2)人们将从异彩纷呈的表演中_________到中华文化的博大和精深。
(3)美国众议院今天通过一项提案,明目张胆地干涉别国内政,________鼓吹占领别国领土的合法性。
A.经受 体味 公开 B.经历 体验 公然
C.经历 体味 公然 D.经受 体验 公开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这份合同上写着公司的名称和公章。
B.现在当务之急是解决能源短缺问题。
C.他的画作色调和谐,风格清新,得到了评论界一致好评。
D.从冰心年轻时候的“梦”里,给了我深刻的启示。
5.下列文学常识,不正确的一组是( )
A.《归去来兮辞》的作者是陶渊明,“辞”是一种文体。
B.《师说》的作者韩愈,是“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
C.《为了忘却的纪念》是鲁迅为纪念刘和珍君而写。
D.《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是一篇悼词,属于演讲词的一种。
6.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虽有槁暴 B.或师焉,或不焉
C. 乃瞻衡宇 D.君子不齿
7.下列加点词语和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古之学者必有师
C.悦亲戚之情话 D.登东皋以舒啸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和例句中的活用现象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A.乐琴书以消忧 B.善万物之得时
C.吾从而师之 D.园日涉以成趣
9.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青,取之于蓝 B.既自以心为形役
C.农人告余以春及 D.寻程氏妹丧于武昌
10.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①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请用具体的字词说明。(2分)
答 。
②古人在谈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角度赏析这首诗。(4分)
答 。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8分)
(1)自牧归荑,____________。匪女之为美, 。(《静女》)
(2)伏清白以死直兮, 。制芰荷以为衣兮,________。(《离骚》)
(3) 山不厌高, 。周公吐哺, (《短歌行》)
(4) ,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氓》)
阅淡下面的文章,完成12-- 15题。
枣香醉人
洪丽丽
上午接到爷爷的电话,说给我酿了一罐醉枣,让我抽空回老家一趟。
爷爷每年都会在枣子成熟的季节,亲手挑选出一颗颗饱满、红润的大枣,蘸上白酒,密封在玻璃瓶中。瓶口用稀稀的黄泥土封住。静置两三个月后,待枣香、酒香融为一体,合为一物,才有了今天爷爷酿的醉枣。
八十岁的爷爷和八十二岁的奶奶住在离小城六十公里外的乡下老家,固执而孤独地坚守着三间土坯房和一个种着七棵老枣树的大院子.
奶奶告诉我、枣树是她嫁给爷爷的第三天上亲手种下的,到现在已有六十个年头了。
坐小城的公交车到村口已经是中午十二点多了。
雪后的乡村,色彩单调得很,所有矮小的植物都被覆盖在白绒毯似的大雪之下。寂靜的村庄,呈现出一片荒凉的景色。汽车没停稳前,模模糊糊地看到偌大的村口只有枣树下伫立着一个人。下车一瞧,原来是奶奶。她正倚靠着一棵弯弯曲曲、疙疙瘩瘩的老枣树,张望着从远处驶来的汽车。
呼呼的北风,依旧是那样寒冷、剌骨,不时地吹拂起她额前几缕花白的头发,但树下的她却像雕塑般一动不动,只有头上那顶枣红色的绒线帽在瑟瑟地抖着。
奶奶的个子似乎又矮了一些,童年印象中的她是个大高个,干活利落,走路飞快。我总要仰着小脑袋看她,一溜小跑地跟在她的后面。只是,恍惚间,奶奶竟变成了眼前的模样:个子矮了,佝偻着身子,走路也有些不稳了。
“不是打电话不叫你来接我吗? ”我慌忙上前搀住她的胳膊,把她全身的重量都揽在自己身上。
“爷爷的气管炎又犯了吗? ”我问。
“没犯,别担心,我们壮实着呢! ”奶奶一向报喜不报忧。
走进院子,七棵老枣树挥舞着光秃先的树枝,像久违的老朋友般无声地迎接着我。 这七棵老枣树收藏着我单纯而快乐的童年时先……
“奶奶,今年的枣结这么多啊! ”八岁扎着两根羊角辫的我,蹲在九岁哥哥的后面,一边和奶奶说笑着,一边用两只小手胡乱地划拉着地下被爷爷打落的枣子。
爷爷笑呵呵地站在木梯上,用力地挥动着手中长长的打枣竿。一阵疾风暴兩,红通通、圆滚滚的枣子纷玢落下。我和哥哥大呼小叫着,疯跑着,打赌谁先找到今年最大、最红的枣子。五岁的小妹最为老实了,两只胖嘟嘟的小手不时地捡起两颗小枣,放进奶奶的大枣筐里,乖巧、懂事的模样,引逗得爷爷和奶奶哈哈大笑。
时光如箭,一晃二十几年过去了。
“奶奶,那棵枣树怎么歪成这样了呢? ”我问奶奶。
奶奶抚摸着干枯的树干说:“唉,这棵枣树也老了! ”记忆中这棵枣树结的枣子,即便是刚刚点红,滋味也是酸甜酸甜的,最为解渴、解馋。
虽说是棵枣树,它的意义于我来说却是朝夕相处、不离不弃的童年玩伴。春天,顽皮地在它疙疙瘩瘩的身上攀来爬去;夏天,撑一个木床,在它绿色庇护伞下纳凉;秋天,肆意摘取它的果实;冬天,又把所有积雪堆在它的脚下。它和老家,和爷爷、奶奶一起构成了我童年美好图画中最不可或缺的记忆。一年又一年,奶奶和爷爷为这个大家庭日夜操劳着,枣树发芽、开花、结出最大最红的枣子;一年又一年,奶奶粗糙的手上布满了淤黑色的老年斑,枣树的树皮翅起甚至开始一块块地脱落;一年又一年,爷爷健壮的身体日渐衰弱,枣树的果实也越来越少。
时间,飞逝的时间,残酷的时间,把所有一切都改变了。
爷爷、奶奶和枣树,却默默承受住了!
家中,爷爷正在烧火,锅台旁摆着早已包好的两帘饺子.
“怎么又包铰子?不怕累着? ”我嗔怪奶奶。
“不累,你不是爱吃菜焰的吗?我和你爷爷常包! ”
灶下烧火的依然是爷爷,抢也抢不过他。他总怕我不会烧这种大灶。爷爷呼噜呼噜的气管和吱吱啦啦的风箱一唱一和的,听得我一阵阵的揪心。
“让你们搬到城里,就不听话吧。你们这么大岁数了,还住在老家土坯房里,会叫人笑话我们不孝顺的!”我又开始劝奶奶。
“这房子咋了?不能住人?你们不都是在这房子中出生的吗?”耳背的爷爷显然是听到了我的话,像吵架似地嚷嚷着,固执的表情完全是一个三岁小孩子的模样,令我好气又好笑。
“不就图你们有个根,有个老家吗? ”奶奶边往锅中下饺子边说。
我正用勺子搅着下到锅中的饺子,听到这儿鼻子一酸。
吃饭时,照例,爷爷、奶奶一个劲儿地劝我多吃。
“别夹了,我都吃饱了,现在都流行减肥,哪有你们孙女这么胖的!”我夸张地比
画着。
“咱可不减,把胃都减坏了!”他几乎是对着我吼了。
我要走了,爷爷让我捎上那一罐醉枣。“这七颗枣树真是老了,今年才结了半筐
枣子!”我听到了他喉咙里发出两声似有似无的叹息声,很轻很轻,却只好装作没有听
见,低头快步地走出家门。
还是奶奶送我到村口公路上等车,患气管炎的爷爷不常出门,无论是谁回老家,
总是奶奶送出屋门,院子,一直送到村口。
一个没有老家的人是没有根的。爷爷和奶奶就像这院中七棵老枣树的根,铁铸石雕
的根,屹立不倒的根,他们用生命培育出的儿女像极了一颗颗晶莹透亮的红枣,所以不论我们的外表多鲜亮、滋味多甘甜,依然不能离开这深深扎根地下,已然融入血脉的生命之根——哪怕他们走了一段崎岖难行的人生路,耗尽了全部心血、力气,只剩下了风烛残年的躯壳。
奶奶目送我坐上了公交车,汽车缓缓开动,我慢慢地远离了老家,最后消失在我视
线里的是奶奶那顶枣红色的绒线帽。
我紧紧地捧着那罐醉枣,不禁陶醉在了那浓浓的枣香和深深的思念之中。
(选文有删改)
12.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文章描写雪后乡村的荒凉寒冷,是为了突出爷爷奶奶坚守老家的可贵品质。
B.奶奶说他们很壮实,经常包饺子,这都是为了不让“我”担心,宽慰“我”而说的。
C.文章结尾再次提到了奶奶那顶枣红色的绒线帽,首尾呼应,表现了“我”对爷爷奶奶的依依不舍之情。
D.爷爷是个固执的倔老头,跟“我”说话像吵架似的,他“吼”的背后是和奶奶一样的对孙辈的关心体贴。
E.文章在塑造爷爷奶奶形象时运用了细节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肖像描写等手法。
13.文中插叙“童年打枣”的场景有什么作用?
14.请赏析文中画线的语句。
15.本文标题为“枣香醉人”,有人认为也能以“根”为标题,你认可哪一个?请阐明理由
第Ⅱ卷 表达题
语言文字运用
16.在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近几年,国家反腐的力度越来越大,隔三差五就听到落马贪官在狱中或庭上痛定思痛式的忏悔,试问:“这忏悔又警醒了谁?”
B.省政府召开常务会议研究大气污染防治等事项,决定在全省实施“治污降霾保卫蓝天”工程,加大对重污染源及白山黑水的治理力度。
C.对犯错误的学生,李老师总是循循善诱,不胜其烦地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从不呵斥打骂,深受学生的爱戴。
D.上海黄浦江死猪漂流事件持续发酵,除事件本身的反常和诡异外,民众追问最多的是为何不能让病死的畜禽死得其所,进行无害化处理。
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五大道历史体验馆”项目以五大道历史为背景,以洋楼文化为主线,结合历史图片、历史资料、历史物品、历史人物,通过多媒体手段,展现当年的洋楼生活。
B.“全民阅读”活动是丰富市民文化生活,引导市民多读书、读好书,使读书成为一种体现百姓精神追求的生活方式。
C.由于自贸区致力于营造国际化、法治化、市场化的营商环境,使更多金融、物流和IT等专业人才有机会不出国门,就能拿到远超同行水平的“国际工资”。
D.一个民族的文明史实质上就是这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经历了深重灾难,也绝不放弃文化的传承与融合,从而促进自我发展的精神升华历程。
18.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名著重拍应有传播民族优秀文化的担当, 。 , , , 。 ,其未来的发展就会像逐浪的浮萍,难以找到自己的根系。某些名著重拍对民族文化的肆意放逐,实际上反映了创作者艺术良心的普遍缺失,缺乏担当意识的名著重拍其艺术生命一般不会走得很远。
①用当代文化去激活民族优秀文化
②不应是肆意的精神放逐
③无论是一个民族、还是一个国家,放弃了对优秀民族文化精神家园的坚守
④故名著重拍既要守望优秀民族文化的精神家园
⑤名著重拍本应该是用民族优秀文化去烛照当代文化
⑥更要拥抱当代文化的新境界与新天地
A.⑤①②④⑥③ B.②⑤①④⑥③ C.⑤①②③④⑥ D.②④⑥⑤①③
19.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网络文学时常因跟风、雷同、抄袭、低级趣味、过度商业化等问题遭到诟病。目前,我们迫切需要建立一种行之有效的网络文学批评范式,① 。在追逐网络文学繁荣的道路上,我们需要优秀的网络文学作品,同时也需要② ,来承担文化传播使命。近年来,中国作家协会等机构已经在网络文学产业发展、作家队伍培养、从业人员培训等方面做了一定探索。网络文学的发展给网络作家带来了巨大的收益,③ ,也令许多网络作家感到头疼。对于通过网盘传播侵权作品、实施侵权盗版等行为,国家相关部门也正出台法律法规加以管制和惩处。
20.下面是2010年广州亚运会志愿者标志,请从构形角度(不包括文字)说明标志的创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
六、作文(6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一辆旅游大巴进入山区,一对情侣被窗外的美景吸引,便招呼司机停车。他们下车后,大巴继续前行。就在这对情侣欣赏山景时,前方轰隆一声巨响,大巴被山体滑坡滚落的巨石砸中,落入万丈深谷。事后得知,车上乘客无一生还。对此,一般人可能会庆幸地说:“幸好我们不在车上!”而这对情侣却伤心地说:“假如我们不中途下车,那辆大巴就能赶在山石滑落之前驶过,车上的人也许就不会遭遇这场劫难了。”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MVC:PAGE]
答案
1、B 2、A 3、C 4、D 5. C 6.D 7. D 8. D 9. B
10(1)修辞方法:对偶(1分)。“芳树”对“春山”,“花”对“鸟”,“自落”对“空啼”(1分)。
(2)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1分)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1分)。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1分)。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显出了山中的宁静,城外的荒凉,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1分)。(提示:列举出所写的景,指出它们的特点,并分析作者通过这些景抒发了什么情)
11、见课本
12:A(3分)E(2分)其他不得分。 解析:A不是突出爷爷奶奶坚守老家的可贵品质。是为了展现爷爷奶奶对我的关爱。E没有心理描写。
13:这个场景主要是回忆童年快乐,表现了浓浓亲情,增添了生活气息;(3分)用昔日的热闹,反衬出爷爷奶奶晚年的冷清。(3分)
排比、反复,衬托;(3分) 句式整齐,语意层进,情感浓烈;(1分) 借枣树
感念爷爷奶奶日复一日的辛勤付出,表达了对他们日益衰老的感叹之情。(2分)
解析:赏析从修辞、句式特点、句子含义等方面着手。修辞用排比、衬托,主要表达对爷爷奶奶日夜操劳衰老的感伤。
15.我认可“枣香醉人”:(1分)“枣”是情感寄托物;(1分)“枣香醉人”实际是亲情“醉”人,有助于表现文章主题;(1分)文章以“醉枣”起,以“醉枣”结,首尾呼应。(1分)
我认可“根”:(1分)“根”是文章的主题思想所在;(1分)“没有老家的人是没有根的”; (1分)老房、老树、老人构成“我”的生命之根和精神依托。(1分)
解析:这是个开放性的题目,需要学生根据文章内容和自己的生活阅历,人生见识来评价。注意评价时要观点鲜明、表达连贯、层次清晰,切不可模棱两可,观点模糊。要能言之成理,自圆其说。不能强词夺理,故作惊人之语。要能言之成理,言之有据,言之有序。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16.A17.D18.B
19.①以推动网络文学的健康发展②有担当的网络文学从业者
③但随之而来的侵权盗版问题
(答出一句给1 分,答出两句给 3 分,答出三句给 5 分)
20.标志把“心、脚”进行了融合,将“爱”与“行动”结为一体。(2分)图标上面的心,象征志愿者真诚热心的服务;而图标下方的那一双脚,寓意志愿者切实的行动。(3分)
21.略
在高一语文的学习中打好基础非常重要,上文学大为大家提供的是2016-2017学年钦州市高新区高一11月月考语文试卷,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在语文的学习中掌握技巧,取得进步。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推荐阅读 2016-2017学年钦州市钦州港区高一11月月考语文试卷 2016-2017学年济宁市历城区高一上学期模块考试(期中)语文试卷 2016-2017学年湖州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2016-2017学年定州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2016-2017学年孝感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2018-2019学年长春市高一语文上第1次月考试卷
点击访问更多木玛升学网的 学习资料资讯
上一条: 2016-2017学年定州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下一条: 2016-2017学年钦州市钦州港区高一11月月考语文试卷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