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高一必修语文预习:《沁园春·长沙》原文及释义

学习资料 2021-03-18 615

暑期是预习的最好时间段,尤其是从初中过渡到高中,我们有必要提前利用这个暑期将各门学科进行预习一下,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暑期高一必修语文预习:《沁园春·长沙》原文及释义,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沁园春·长沙

作者:毛泽东

【原文】: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题解】:

1925年秋,湖南省长赵恒惕再次通缉毛泽东。毛泽东离开长沙去广州,这首词是离开长沙时所作。

【注释】:

1、沁园春:词牌名,由东汉的沁水公主园得名。

2、橘子洲:在长沙附近的湘江中。

3、舸(gě):大船。

4、同学少年:毛泽东于1913年至1918年就读于湖南第一师范学校。1918年毛和萧瑜、蔡和森等组织新民学会,开始了他早期的政治活动。

5、遒(qiú):强劲。

6、遏(è):阻止。

【译文】:

在深秋一个天高气爽的日子里,我独自伫立在橘子洲头,眺望着湘江碧水缓缓北流。

看万座山变成了红色,一层层树林好像染过颜色一样;

满江秋水清澈澄碧,一艘艘大船乘风破浪,争先恐后。

雄鹰敏捷矫健,在辽阔的蓝天里飞翔,鱼儿轻快自如,在明净的水底里时沉时浮,

一切生物都在秋天里争求自由。

面对着无边无际的宇宙,(千万种思绪一齐涌上心头)我要问:这苍茫大地的盛衰兴废,由谁决定,主宰?

回到过去,我和我的朋友,经常携手结伴来到这里漫游.在一起商讨国家大事,

那无数不平凡的岁月至今还萦绕在我的心头。

同学们正值青春年少,风华正茂;大家踌躇满志,意气奔放,正强劲有力。

评论国家大事,写出这些激浊扬清的文章,把当时那些达官贵人,军阀官僚看得如同粪土。

大家是否记得,当年我们在江水中游泳,那激起的浪花几乎挡住了疾驶而来的船?

【关于词的知识】

1、词兴于隋唐,盛于宋代,是一种和乐可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

2、“词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每首都有一个曲词名称,叫“词牌”。可以分上下两段,叫“片”或“阕”。。

3、词按字数分为小令、中调、长调。小令字数在58字以内,中调在59至90字,长调在91字以上。

4、宋词有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气势豪放,意境雄浑,充满豪情壮志,如苏轼和辛弃疾。婉约派语言清丽含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婉约细腻,如柳永、李清照。

【诗文解析】

⑴上阕一个“看”字,总领七句,描绘了独立橘子洲头所见到的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画图。诗人从山上、江中、天空、水底选择了富有典型性的意象:万山、层林、漫江、百舸、鹰、鱼来描写,其中既有静景,又有动景,既有远景,又有近景。充分显示了作者广阔的视野。尤为可贵的是,作者一扫秋景中的肃杀之气,用“尽染”“争流”“击”“翔”这些动词把眼前的景象写得充满生机,使人感觉到了春意。最后一句“万类霜天竞自由”,则从眼前景物一下扩展到世间万物,并对在寒秋严霜下的万物蓬勃活跃,奋发自强的情状,作了富有哲理性的概括。作者这样描写秋景,是因为他内心充满了革命豪情。特别是通过询问大自然的盛衰荣枯应由谁来主宰的问题,表现出诗人的博大胸怀和革命的凌云壮志。

下阕“恰”领起后文,以“同学少年”的意象,形象地概括了早期共产主义战士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特别是往事回忆中跟少年同学们在大风浪中游泳的片段。“中流”是江中水流最急的地方;“浪”是“击水”所为;以“浪”去遏阻“飞舟”,这是何等英雄的气概!而且此句是对“谁主沉浮”的巧妙回答。

⑵“浪遏飞舟”的象征意义,从整体上看,这是对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革命精神的赞颂。

以上就是暑期高一必修语文预习知识《沁园春·长沙》原文及释义,大家在学习高一古诗词时,要结合着译文来学习,这样更有助于我们了解原文大意和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推荐阅读 高一语文课文知识点:沁园春·长沙 ★高一语文上册沁园春长沙知识点梳理 2016高一语文上册期中必考知识点:沁园春 长沙 【人教版高一语文】第一轮复习知识点:沁园春·长沙 2018年新高一数学暑期预习【集合与命题】 2018年新高一物理暑期预习【常用公式之热学】

点击访问更多木玛升学网的 学习资料资讯

上一条: 高一语文第四单元知识要点总结 下一条: 2020高一语文第一课赏析

网友评论 共0条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