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上学期同步检测题及答案

学习资料 2021-03-18 566

高三语文上学期同步检测题及答案

一、

1、下列四组词语都有错别字,其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纰漏 扳着脸 一张一驰 纷至踏来

B、撕打 不像话 锦秀河山 前仆后继

C、渔舱 修订本 林林总总 支吾其词

D、装潢 腊烛油 再接再厉 叫苦不迭

2、依次填写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对文学作品中的许多知识内容,高中的同学就不必过多从概念上去严格 ,

而应重在感受和体验,从丰富文化 ,增强 能力方面去对待。本

书对此观点有所涉及,尽管占的篇幅较少,但其重要性是不能 的。

A、推敲 素养 领悟 忽略 B、推敲 素质 感悟 忽视

C、推求 素质 领悟 忽视 D、推求 素养 感悟 忽略

3、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当的一句是( )

A、我们必须用自己的双手从事建设,争取美好理想的早日实现,绝不能够守株待兔,

妄想坐享其成。

B、井架、油井,几百名工人的生命,都处于极大的危险之中!就在千钧一发、迫不及

待之际,一条人影直扑火海。

C、一个人本来不能包办一切,本来只能“尽我所有”,此外,多愁多虑多烦多恼,都

庸人自扰的事情。

D、既异想天开,又实事求是,这是科学工作者特有的风格,让我们到无穷的宇宙中去

探索无穷的真理吧!

4、下面一段文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贺斯认为(1)不管你写什么,“总要使它单纯,始终一致(2)为此,他替戏剧制定

了一些“法则”(3)例如每个剧本“应该包括五幕,不多也不少”;每场里“不宜有

第四个角色出来说话”;在第四(4)五幕间原有的停顿应取消。这些“法则”在半来

自戏剧实践,不过贺斯却把它们变成了对戏剧发展的一种束缚。

A、(1),(2)。”(3):(4)、

B、(1):(2)”。(3):(4)不用

C、(1),(2)”。(3),(4)、

D、(1),(2)”。(3),(4)不用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风风雨雨,他每天都在山里敲呀凿呀。他用手锤敲醒了太阳,他又用手锤敲落了月亮,

敲得石头都有了情感。

B、这时,村头树上的喇叭响了,传出了激动、悲壮的乐曲。他停下了手上的活,呆呆地

站着,大家也默默地听着。

C、他们都相信,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高潮到来,一个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高潮也必

将出现。

D、记得当年我们认识他的时候,还只是七八岁的小孩子,天真烂漫,无拘无束。

6、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有风度的运动家 要有服输的精神, 更要有超越胜败的心胸。来

竞争, 要求胜利,------ 有修养的运动家, 要达到

得失先无动于衷的境地。

A、既 又 当然 即使 也

B、不但 而且 固然 但是 必定

C、既 又 固然 但是 也

D、不但 而且 当然 即使 必定

7、填入下文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

学习语言,不能不讲究正确的读音。尽管是高中生,也同样要重视正音。

因此,只要有一个可遵循的系统,再投入一二十个小时,相信效果一定会很可观。

A、但是许多同学却感到正音是一件很困难的事,费力不小,还总出错。其实,这本

来不应是很难的事。之所以如此,原因大概有三条:一是汉字读音本来就复杂,二是

重视不够,三是方法不对头。因为高中阶段,需要正音的字充其量就几百个,何况同

学们已有小学、初中的基础。

B、但是许多同学却感到正音是一件很困难的事,费力不小,还总出错。其实,这本来

不应是很难的事。因为高中阶段,需要正音的字充其量就几百个,何况同学们已有小学、

初中的基础。之所以如此,原因大概有三条:一是汉字读音本来就复杂,二是重视不够,

三是方法不对头。

C、但是许多同学却感到正音是一件很困难的事,费力不小,还总出错。之所以如此,原

因大概有三条:一是汉字读音本来就复杂,二是重视不够,三是方法不对头。其实,这本

来不应是很难的。因为高中阶段,需要正音的字充其量就几百个,何况同学们已有小学、初

中的基础。

D、因为高中阶段,需要正音的字充其量就几百个,何况同学们已有小学、初中的基础。

但是许多同学却感到正音是一件很困难的事,费力不小,还总出错。之所以如此,原因

大概有三条:一是汉字读音本来就复杂,二是重视不够,三是方法不对头。其实,这本来

不应是很难的事。

8、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关汉卿的《窦娥冤》和王实甫的《西厢记》是其中著名的杂剧

作品。散文曲有小令(如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和套数两种形式。

B、我国的古典小说源于神话传说,历经笔记小说、传奇和话本,最后成熟并辉煌于章回

小说。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就是其中优秀的文言短篇章回小说集。

C、《家》《春》《秋》是我国作家巴金的代表作品,合称“爱情三部曲”,其中以《家》

最为著名。它塑造了觉新、觉慧、鸣凤等一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D、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戏剧家。《威尼斯商人》是他喜剧的代表作;

《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和《仲夏夜之梦》历来被合称四大悲剧。

阅读下面欧阳修的一首《踏莎行》,完成9-10题。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水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9、对这首词的文句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草薰风暖摇片辔”,是说在一个风暖花香的季节,行人却要辞别心爱的人,挥动马

鞭,走上漫长旅途。

B、“迢迢不断如春水”,借用眼前的春水,表达了一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

向东流”的无穷离愁。

C、“楼高莫近危阑倚”,是行人劝告想登楼远眺的爱人;楼太高了,楼上栏杆已年久失修,

千万别登楼凭栏呀。

D、“平芜尽处是春山”,是说凭栏远眺,看到的只是一片青草地,即使望到了草地的尽头,

也还有青山挡住视线。

10、关于这首词,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作者以对句开篇,通过候馆、溪桥点明旅途,通过梅残、柳细点明时令;在读者眼前展

现了一幅初春的景色。

B、接着,作者写草薰、风暖、水绿,通过对美好春光的描写,来反衬行人的离愁别绪,使

抽象的情感变成具体的形象。

C、下阕变换角度,行人由自己感到离愁的无穷无尽,推相到居家的爱人也一定相同,进而

将离愁别绪抒发得淋漓尽致。

D、这首词通过对行人旅途中所见所感和居家爱人登楼远眺的心情的描写,细腻地表现了一个

女子的离愁别绪。

二、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8题。

熙宁八年夏,吴越大旱。九月,资政殿大学士、知越州赵公,前民之未饥,

为书问属县:“灾所被者几乡?民能自食者有几?当禀于官者几

人?库钱仓粟可发者几何?富人可募出粟者几家?僧道士食之羡粟,书于籍者,其几

具存?”使各书以对而谨其备。

州县吏录之孤、老、疾、弱,不能自食者二万一千九百余人以告。故事:岁廪穷人当给

粟三千石而止。公敛富人所输,及僧道士食之羡者,得粟四万八千余石,佐其费。使自十

月朔,人受粟日一升,幼小半之。忧其众相躁也,使受粟者男女异日,而人受二日之食。

忧其且流亡也,于城市郊野为给粟之所,凡五十有七,使各以便受之,而告以去

其家者勿给。计官为不足用也,取吏之不在职而寓于境者,给其食而任以事。不

能自食者,有是具也。 能自食者,为之告富人,无得闭粜;又为之出官

粟,得五万二千余石,平其价予民。为粜粟之所凡十有八,使籴者自便如受粟。

又僦民完城四千一百丈,为工三万八千,计其佣与钱,又与

粟,再倍之。民取息钱者,告富人纵予之,而待熟,官为责

其偿。弃男女者,使人得收养之。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知越州赵公 知:主持

B、灾所被者几乡 被:遭受

C、而谨其备 谨:严格地

D、再倍之 再:两

12、分别比较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

计官为不足用也 计其佣与钱

计佣与钱 又与粟

A、两个“计”字相同,两个“与”字不同

B、两个“计”字相同,两个“与”字也相同

C、两个“计”字不同,两个“与”字相同

D、两个“计”字不同,两个“与”字也不同

13、下列句中的“为”字,与“官为责其偿”中的“为”字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

项是( )

A、为书问属县 B、于城市郊野为给粟之所

C、为工三万八千 D、为之告富人

14、下列句中划横线所指代的内容与“告富人纵予之”中的“之”字相同的一项

是( )

(1)为之告富人 (2)计其佣与钱

(3)再倍之 (4)官为责其偿

A、(3) B、(4) C、(1)、(4) D、(2)、(3)

以下15-16题的语句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15、僧道士食之羡粟,书于籍者,其几具存?( )

A、僧人道士吃用不完、登记在册的余粮,实存的有多少?

B、僧人道士用于赈灾、登记在册的余粮,实存的有多少?

C、僧人道士用于赈灾的粮食,都登记在册,还有多少储存?

D、僧人道士吃用不完的粮食,都登记在册,还有多少储存?

16、(1)当禀于官者 (2)无得闭粜( )

A、在官府看守粮食仓库的人 不准停业囤积

B、应当由公家发给粮食的人 不准停业囤积

C、在官府看守粮食仓库的人 不得闭门销售

D、应当由公家发给粮食的人 不得闭门销售

17、都是为“不能自食者”采取的措施的一组是( )

(1)使各书以对而谨其备 (2)敛富人所输,及僧道士食之羡者

(3)使受粟者男女异日 (4)于城市郊野为给粟之所,凡五十有七

(5)出官粟,平其价予民 (6)计其佣与钱,又与粟,再倍之

A、(1)、(2)、(4)

B、(2)、(3)、(4)

C、(2)、(4)、(5)、(6)

D、(2)、(3)、(4)、(5)

18、下列叙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灾民尚未拥入赵州境内之前,赵公就已未雨绸缪,行文属下各县,调查了解,

周密布置。

B、赵公采取的赈灾措施之一就是,从十月初一开始,每天向每个灾民发放一升米,

儿童减半。

C、为了防止灾民向外地流亡,赵公采取“平粜”的措施,并在城市郊野遍设免费发

放点,方便灾民领取。

D、面对旱灾,赵公采取了多种救灾措施,其中有以工代赈、鼓励借贷和救养遗弃包

童等几项。

[答案]

一、

1、B 2、D 3、B 4、C 5、A 6、B

7、C 8、A 9、C 10、D

二、

11、C 12、C 13、D 14、B 15、A

16、B 17、B 18、D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推荐阅读 2021年吉林高考语文试题【word精校版】 2021年安徽高考语文试题【word精校版】 高三语文上册《边城》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质量检测题及答案 2016年秋高三英语必修五Life in the future同步检测题 高三语文上册《滕王阁序》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点击访问更多木玛升学网的 学习资料资讯

上一条: 高三寒假业验收语文试题及答案 下一条: 高三语文复习务必要改正的习惯

网友评论 共0条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