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版⽣物七年级上册知识点

学习方法 2021-07-09 496

【导语】⾼效的学习,要学会给⾃⼰定定⽬标(⼤、⼩、长、短),这样学习会有⼀个⽅向;然后要学会梳理⾃⾝学习情况,以课本为基础,结合⾃⼰做的笔记、试卷、掌握的薄弱环节、存在的问题等,合理的分配时间,有针对性、具体的去⼀点⼀点的攻克、落实。本篇⽂章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北师⼤版⽣物七年级上册知识点》,供⼤家借鉴。

【篇⼀】北师⼤版⽣物七年级上册知识点

⼈体的营养

  • ⾷物中的营养成分主要包括:⽔、⽆机盐、糖类、脂肪、蛋⽩质和维⽣素六⼤类。其中糖类、脂肪、蛋⽩质能提供能量,它们被称为“三⼤产热营养素”,提供能量最多的是脂肪;贮能的是脂肪;主要的能源物质是糖类。构成细胞的主要物质是⽔、基本物质是蛋⽩质。⽆机盐是调节⼈体某些组织、器官新陈代谢的重要物质,蛋⽩质是⼈体⽣长发育、组织更新和修复的重要原料。

2、检测蛋⽩质⽤双缩尿试剂,呈现紫⾊反应;检测维⽣素C⽤吲哚酚试剂,呈现褪⾊反应。

3、糖的主要来源是⾕类和薯类,蛋⽩质的主要来源是瘦⾁、鱼、奶、蛋和⾖类,脂肪的主要来源是⾁类、花⽣、芝⿇和植物油。植物性⾷物不含维⽣素A,但含胡萝⼘素,在体内可转化为维⽣素A,动物性⾷物含维⽣素A。

4、夜盲症—--缺维⽣素A;坏⾎病—--缺维⽣素C;脚⽓病—--缺维⽣素B1;⼜⾓炎、⽪炎—--缺维⽣素B2;佝偻病—--缺维⽣素D和钙。

5、⼈消化系统包括消化管、消化腺两部分。消化管包括⼜腔、咽、⾷道、胃、⼩肠、⼤肠、*等消化器官。的消化腺是肝脏。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是胆汁,作⽤是把⾷物的⼤块脂肪变成微⼩颗粒,从⽽增加了脂肪颗粒的接触⾯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肠液和胰液消化液含最多种类酶。消化管的功能是:容纳、磨碎、搅拌和运输⾷物。

6、消化:⾷物的营养成分在消化管内被⽔解成可吸收的⼩分⼦物质的过程。

吸收:指⾷物中的⽔、⽆机盐、维⽣素,以及⾷物经过消化后形成的⼩分⼦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油、脂肪酸等,通过消化管的黏膜上⽪细胞进⼊⾎液的过程。

7、需要经消化才能吸收的物质有淀粉、蛋⽩质、脂肪,各⾃的起始消化部位在⼜腔、胃、⼩肠。经消化后能被吸收的物质有葡萄糖、⽢油、脂肪酸、氨基酸。淀粉遇碘会变蓝。不⽤消化可直接吸收的物质有:⽔、⽆机盐、维⽣素。

淀粉在⼜腔内初步分解为麦芽糖,在⼩肠内最终分解为葡萄糖。蛋⽩质在胃内初步分解,在⼩肠内最终分解为氨基酸。脂肪在⼩肠内先通过胆汁的乳化作⽤,最终消化为⽢油和脂肪酸。

8、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肠,⼩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结构特点:1)消化道中最长⼀段,环⾏皱襞、⼩肠绒⽑可增⼤消化和吸收的⾯积2)绒⽑壁、⽑细⾎管壁只由⼀层上⽪细胞构成、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3)含消化液肠液、胰液、胆汁,可消化糖类、蛋⽩质、脂肪。

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肝脏;

消化液:唾液、胃液、肠液、胰液、胆汁;

消化液排出⼊的器官⼜腔胃⼩肠

消化液所含的消化酶唾液淀粉酶蛋⽩酶消化糖类、蛋⽩质、脂肪的酶不含消化酶。

9、消化管的各部分的吸收功能:

⼜腔、咽、⾷管:⽆吸收养分的功能;

胃:部分⽔和酒精;

⼩肠:绝⼤部分的营养物质;

⼤肠:少量的⽔、⽆机盐和部分的维⽣素。

10、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都属于营养失调,造成营养失调的主要原因是不良的饮⾷习惯和不合理的饮⾷结构。

【篇⼆】北师⼤版⽣物七年级上册知识点

练习使⽤显微镜

1.显微镜的构造

镜座:稳定镜⾝;

镜柱:⽀持镜柱以上的部分;

镜臂:握镜的部位;

载物台:放置玻⽚标本的地⽅。

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个压⽚夹,⽤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

遮光器:上⾯有⼤⼩不等的圆孔,叫光圈,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来调节光线的强弱。

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其两⾯是不同的:光强时使⽤平⾯镜,光弱时使⽤凹⾯镜。

镜筒:上端装⽬镜,下端有转换器,在转换器上装有物镜,后⽅有准焦螺旋。

准焦螺旋:①粗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②细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很⼩。

2.显微镜的使⽤

(1)取镜和安放

(2)对光

(3)观察

(4)收镜装箱

3.从⽬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相反。注意玻⽚的移动⽅向和视野中物象的移动⽅向相反。放⼤倍数越⼤,观察到的物像就越⼤,但观察的视野范围就越⼩,观察到数⽬就越少。

4.放⼤倍数=物镜倍数×⽬镜倍数

5.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物标本,应该薄⽽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制成玻⽚标本,常⽤的玻⽚标本:切⽚、涂⽚、装⽚(注意三者区别,分为临时和永久的)

6.英国物理学家罗伯特.虎克观察软⽊薄⽚,发现了细胞。

绿⾊植物与⽣物圈的⽔循环

1.蒸腾作⽤:⽔从活的植物体表⾯以⽔蒸⽓状态散失到⼤⽓中的过程。

蒸腾作⽤发⽣的部位:主要是通过叶⽚上的⽓孔来完成的。

⽓孔是植物体(蒸腾作⽤)的“门户”,也是⽓体交换的“窗⼜”。吸⼊⼆氧化碳,呼出氧⽓和⽔蒸⽓。它是由⼀对半⽉形的细胞―――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

2.蒸腾作⽤的意义:①带动植物体对⽔、⽆机盐的吸收和向上运输;

②可以降低叶⽚温度

③提⾼⼤⽓湿度,增加降⽔。

3.蒸腾作⽤的应⽤:在阴天或傍晚移栽植物。移载植物时去掉部分枝叶,对移载后的植物进⾏遮阳。

【篇三】北师⼤版⽣物七年级上册知识点

第⼆单元⽣物体的结构层次

第⼀章、细胞是⽣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细胞是构成⽣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练习使⽤显微镜

1、显微镜的结构(P37图2-1)和使⽤⽅法(P38-P39)

2、从显微镜⽬镜中看到的物像是倒像。移动标本时,⽅向和视野中物象的移动⽅向相反。

3、显微镜的放⼤倍数=物镜放⼤倍数×⽬镜放⼤倍数

⼆、植物细胞

1、玻⽚标本(临时或永久):切⽚、涂⽚、装⽚

2、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P45图2-2)

①细胞壁:保护和⽀持细胞;②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保护;③细胞质:液态的,可以流动的;④细胞核:贮存遗传物质DNA,是细胞的控制中⼼,控制着⽣物的发育和遗传;⑤叶绿体:进⾏光合作⽤的场所;⑥线粒体:进⾏呼吸作⽤的场所;⑦液泡:在细胞质中,含有细胞液,溶解着多种物质。

三、动物细胞

1、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P.48图2-5)

2、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是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共有的基本结构。

植物细胞还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等结构,动物和植物细胞中都有线粒体。

四、细胞的⽣活

1、细胞的⽣活需要物质和能量,细胞中的物质可以分为两⼤类:⽆机物和⽆机物。

①⽆机物:⽔、氧和⽆机盐等简单的物质,特点是分⼦⽐较⼩,⼀般不含碳;

②有机物:糖类、脂质、蛋⽩质和核酸等复杂的物质,特点是分⼦⽐较⼤,⼀般含碳。

2、细胞膜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

3、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含有线粒体。植物体绿⾊部分的细胞中含有叶绿体。

4、细胞的控制中⼼是细胞核,细胞核中的DNA上有遗传信息,控制着⽣物的发育和遗传。

5、细胞的⽣活是物质、能量和信息变化的统⼀。

第⼆章、细胞怎样构成⽣物体

⼀、细胞通过*产⽣新细胞

1、⽣物由⼩长⼤,与细胞的⽣长、*和分化分不开的。

2、细胞*的概念:细胞*就是⼀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

3、染⾊体是由DNA和蛋⽩质两种物质组成的。DNA是遗传物质,因此可以说染⾊体就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4、细胞*过程中染⾊体的变化:先加倍后再平均分配。

5、细胞*后形成的两个新细胞的染⾊体形态和数⽬相同,新细胞与原细胞的染⾊体形态和数⽬也相同。也就是说,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是⼀样的。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1、动物和⼈体的发育都是从⼀个细胞开始的,这个细胞就是受精卵

2、细胞分化: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个或⼀种细胞通过*产⽣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理功能上发⽣差异性的变化,这个过程叫做细胞分化。

3、组织: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做组织。⼈体有四种基本组织:上⽪组织、肌⾁组织、结缔组织和神经组织。

4、器官:由不同的组织按照⼀定的次序结合在⼀起构成了⾏使⼀定功能的结构,叫做器官。

5、系统:能够共同完成⼀种或⼏种⽣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定的次序组合在⼀起,就构成了系统。⼈体有⼋⼤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运动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殖系统。

6、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三、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1、绿⾊开花植物有六⼤器官:根、茎、叶为营养器官,花、果实、种⼦为*官。

2、植物的⼏种主要组织:分⽣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营养组织等。

3、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植物体

四、单细胞⽣物

1、单细胞⽣物:⼤肠杆菌、酵母菌、草履⾍、变形⾍、⾐藻、眼⾍等,它们的⾝体只有⼀个细胞,称为单细胞⽣物。

2、草履⾍的结构和功能(P.68图2-20)

3、单细胞⽣物与⼈类的关系:有益也有害

益处:①鱼的饵料;②净化污⽔(如草履⾍吞⾷细菌)

害处:①引发疾病(如疟原⾍、痢疾内变形⾍等);②形成⾚潮,危害渔业

第三单元⽣物圈中的绿⾊植物

第⼀章⽣物圈中有哪些绿⾊植物

⽣物圈中的绿⾊植物有50余万种。可以分为四⼤类群:藻类、苔藓、蕨类和种⼦植物。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1、藻类植物

①⽣活环境:⼤多⽣活在淡⽔或海⽔中,还有⼀些⽣活在陆地上潮湿的地⽅。

②结构特点: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

2、苔藓植物:

①⽣活环境:苔藓植物⼤多⽣活在陆地上的潮湿环境中。

②结构特点:苔藓植物⼀般都很矮⼩,通常具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但茎中没有导管,叶中也没有叶脉,根⾮常简单,称为假根。

③作⽤:许多苔藓植物的叶只有⼀层细胞,⼆氧化硫等有毒⽓体可以从背腹两⾯侵⼊细胞,从⽽威胁它的⽣存。⼈们利⽤苔藓植物的这个特点,把它当作监测空⽓污染程度的指⽰植物。

3、蕨类植物

①⽣活环境:森林和⼭野的阴湿处

②结构特点:有根、茎、叶的分化,在这些器官中有专门运输物质的通道——输导组织。

③繁殖:蕨类植物靠孢⼦繁殖,孢⼦是⼀种⽣殖细胞。

④作⽤:古代蕨类植物的遗体经过漫长的年代,复杂的变化,就逐渐变成了煤。

⼆、种⼦植物

1、种⼦的结构:种⼦的表⾯有⼀层种⽪,种⽪可以保护⾥⾯幼嫩的胚。胚是新植物的幼体,由胚芽、胚轴、胚根和⼦叶组成。

①菜⾖种⼦(P81图3-10):种⽪、胚(胚芽、胚轴、胚根、⼦叶[2⽚])

②⽟⽶种⼦(P81图3-10):果⽪和种⽪、胚(胚芽、胚轴、胚根、⼦叶[1⽚])、胚乳

2、种⼦植物:能结种⼦的植物称为种⼦植物。种⼦植物包括两⼤类群:*⼦植物和被⼦植物。

①*⼦植物:油松、侧柏、苏铁的种⼦是*露着的,这样的植物称为*⼦植物。

②被⼦植物:豌⾖、荔枝、⽊⽠必须拨开果实才能看到种⼦,像这样,种⼦外⾯有果⽪包被着的植物称为被⼦植物。被⼦植物是陆地上分布最为⼴泛的植物家族。

3、种⼦植物⽐苔藓、蕨类更适应陆地的⽣活,其中⼀个重要的原因是能产⽣种⼦。

4、记住常见的*⼦植物和被⼦植物(P.84-P.85)

第⼆章被⼦植物的⼀⽣

⼀、种⼦的萌发

1、种⼦萌发的条件: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定的⽔分、充⾜的空⽓;⾃⾝条件:具有完整的有⽣命⼒的胚,已度过休眠期

2、种⼦萌发的过程:吸收⽔分→转运营养→胚根发育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芽→芽发育成茎和叶

3、抽样检测:抽样检测是指从检测对象中抽取少量个体作为样本进⾏检测。以样本的检测结果来反映总体情况的⽅法。

⼆、植株的⽣长

1、根尖的结构:根冠(保护)、分⽣区(*增⽣)、伸长区(伸长最快)、成熟区(外有根⽑,内有导管)

2、幼根的⽣长⼀⽅⾯要靠分⽣区细胞的*增加细胞的数量;另⼀⽅⾯要靠伸长区细胞的体积的增⼤。

3、枝条是由芽发育成的,植株的芽可以分为顶芽和侧芽,芽中的幼叶发育成叶,芽轴发育成茎,芽原基发育成芽

4、植株⽣长需要营养物质:⽔、⽆机盐(需要量最多的是含氮的、含磷的含钾的⽆机盐)、有机物。

三、开花和结果

1、花的结构:(P.104)

2、花的主要结构是雄蕊和雌蕊,雄蕊花药⾥有花粉,花粉中有精⼦,雌蕊下部的⼦房⾥有胚珠,胚珠⾥有卵细胞。

3、传粉:花粉从花药中散放⽽落在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做传粉。传粉⽅式⼀般有两种类型:⾃花传粉和异花传粉。

4、受精:胚珠⾥⾯的卵细胞,与来⾃花粉管中的精⼦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称为受精。

5、果实和种⼦的形成:⼦房→果实;⼦房壁→果⽪;胚珠→种⼦;受精卵→胚

第三章绿⾊植物与⽣物圈的⽔循环

1、⽔分的吸收:植物主要通过根吸收⽔分,根吸收⽔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成熟区。

2、⽔分的运输:⽔分在茎内运输的结构是导管,除茎以外,根和叶脉中也有导管,这些导管相互连接在⼀起,形成了⽔分运输的管⽹。

3、导管的作⽤:导管既能运输⽔也能运输⽆机盐。

4、蒸腾作⽤的概念:⽔分从活的植物体表⾯以⽔蒸⽓的状态散失到⼤⽓中的过程,叫做蒸腾作⽤。蒸腾作⽤主要是通过叶⽚进⾏的。

5、叶⽚的结构:叶⽚由表⽪(上表⽪和下表⽪)、叶⾁与叶脉三部分组成

6、⽓孔是植物蒸腾作⽤的“门户”,也是⽓体交换的“窗⼜”。它是由⼀对半⽉形细胞——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孔既能张开又能闭合。

7、蒸腾作⽤的意义:①拉动⽔分与⽆机盐在体内的运输;②能降低叶⽚表⾯温度,避免植物因⽓温过⾼⽽被灼伤;③提⾼⼤⽓湿度,增加降⽔

第四章绿⾊植物是⽣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P.117)

2、淀粉是光合作⽤的产物。光是绿⾊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3、叶绿体既是⽣产有机物的“车间”,也是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能量转换器”

4、植物体的组成成分除了⽔和少量的⽆机盐,主要是有机物。有机物为植物细胞提供能量,并参与构建植物细胞,进⽽构成各种组织、器官,直⾄整个植物体。

5、绿⾊植物既给其他⽣物提供了构建⾃⾝的材料,也给其他⽣物提供了⽣命活动的能量。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推荐阅读 初⼀上册⽣物知识点北师⼤版【三篇】 初⼀下册⽣物知识点(北师⼤版) ⼈教版2017七年级下册⽣物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语⽂知识点总结北师⼤版 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北师⼤版) 北师⼤版七年级下数学知识点整理

点击访问更多木玛升学网的 学习方法资讯

上一条: 2020七年级下册⽣物知识点总结 下一条: 初⼀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网友评论 共0条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