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历史单元重点知识点总结

学习方法 2021-08-13 544

【篇一】

  1、公元前4300年,位于西亚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南部的苏美尔文明是世界最早产生的文明之一;公元前3000年左右,苏美尔人创造了楔形文字。

  2、公元前1894年,阿摩利人建立古巴比伦王国。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颁布世界上第一部体系完备的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法典由前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法典旨在维护奴隶制的等级制度。

  3、古埃及兴起于尼罗河流域,公元前3100年,埃及形成统一的国家,国家的统治者是法老;金字塔是法老的坟墓,因形似汉字“金”字而得名;的金字塔是胡夫金字塔,在它不远处矗立着狮身人面雕像斯芬克斯。金字塔体现了埃及人高超的建筑艺术和卓越的聪明才智,象征着古代埃及的高度文明。

  4、古印度文明起源于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印度河流域的早期文明大约存在于公元前2300-前1750年,典型代表是公元前2300年出现的哈拉帕文化。

  5、公元前2000-前1600年,雅利安人建立了新的国家,并确立的森严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种姓制度第一等级是婆罗门,即僧侣贵族;第二等级刹帝利,即武士,掌握军政大权;第三等级是吠舍,从事农业、牧业和商业;第四等级是首陀罗,多为非雅利安人。种姓制度阻碍了社会不同等级间的自由流动,严重束缚印度社会发展的活力。

  6、佛教起源于古印度,创世人乔达摩•悉达多,被人们尊为释迦牟尼。佛教教义:反对种姓制度,主张“众生平等”。汉代时佛教传入中国。古中国起源于黄河和长江流域。

  7、希腊是西方文明发源地,罗马是希腊文明的继承者。奥林匹克运动会起源于古希腊。

  8、在希腊众多的城邦之中,雅典以其经济文化的繁荣闻名于世,而更令雅典人引以为豪的则是他们的民主政治。

  9、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民主政治达到极盛。除十将军的职位外,雅典各级官职,经由抽签的方式向所有公民开放。由雅典公民组成的公民大会是城邦的权力机构。雅典甚至为担任公职和参与政治事务的公民发放津贴。

  10、雅典的民主也有局限性。广大妇女和外邦人不能享有雅典的民利,奴隶毫无疑问也被排除在外。尽管如此,雅典的民主政治依然是古代社会的一个光辉典范,为后世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政治遗产。

  11、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于公元前334年春天率领希腊联军东征,灭亡了领土范围包括埃及和巴比伦在内的波斯帝国,一直进军到了印度河流域,建立了一个以巴比伦城为中心,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亚历山大帝国。

  12、亚历山大的东征使东方人民饱受战争之苦,但是客观上促进了希腊文明与东方诸文明的交流和融汇,具有划时代意义。

  13、帕特农神庙是古希腊大型建筑的重要代表,是雅典卫城现存规模的古建筑,至今仍然是雅典市的地标与旅游胜地。

  14、古希腊哲学家的三位代表人物是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15、继东地中海世界的希腊文明之后,罗马文明兴起于西地中海世界的意大利半岛。

  16、公元前510年,罗马人建立了罗马共和国。公元前146年,经过三次“布匿战争”,罗马消灭了西地中海世界的另一强国迦太基,开始走上称霸地中海之路。

  17、公元前27年,罗马的屋大维,创立了“元首制”,罗马帝国建立。屋大维本人获得了“奥古斯都”的尊号。罗马帝国进入了一个持续两百年之久的“罗马和平”时期。

  18、大约产生于公元1世纪中叶,最早出现在罗马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犹太下层群众中间。的经典为《圣经》。早期提倡平等、博爱和互助,鄙视富人权贵等,后逐渐承认现存社会制度和秩序的合理性。

  19、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部分,其中西罗马帝国的首都依然是罗马城。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

  20、古罗马的建筑以圆形竞技场和万神殿最为。

  21、古罗马人以崇尚法制而闻名于世。罗马法对今日西方国家的法律体系有重要影响。罗马现存最古老的一部成文法典是《十二铜表法》。

  22、我们现在使用的公历是太阳历,是古埃及人创制的。公元前46年,罗马的统治者恺撒对其作了修改,制定了儒略历。

  23、330年,君士坦丁将帝国首都迁移到君士坦丁堡。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东罗马帝国以君士坦丁堡为首都,因首都旧名为拜占庭,帝国也被后人称为拜占庭帝国。

  24、查士丁尼是拜占庭帝国早期极有作为的皇帝,他统治时期被称为拜占庭历第一个“黄金时代”。529年颁布的《查士丁尼法典》,包括先前罗马法律,对欧洲其他地区以及后世的立法都有深远影响。

  25、拜占庭帝国作为古代希腊罗马文明的继承者,保存了它们的文化遗产,并且兼容并包了文明和东方文明的诸文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明体系。拜占庭文化对文明、斯拉夫文明和西欧文艺复兴都有重要的影响。

  26、481年,日耳曼人的一支——法兰克人首领克洛维建立法兰克王国。800年,查理被罗马教皇加冕为皇帝,由此被后人称作查理大帝或查理曼。

  27、843年,查理的三个孙子签订《凡尔登条约》,三人分别获得了帝国的西部、中部和东部地区,由此奠定了日后法兰西、意大利、德意志三个国家的雏形。

  28、392年,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西欧教会以罗马主教为核心,逐渐形成教皇体制。此后教皇不断干涉西欧各国世俗君主的政治事务,夺取他们的利益,由此引发了教权与王权的激烈冲突和斗争。直到14世纪,教皇势力开始衰落,标志性事件是“阿维农之囚”。

  29、西欧中古社会的基础是庄园,在内部结构上,分为领主自营地和农奴份地两部分。早期采用的劳役地租的剥削方式。它是一个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体。

  30、西欧城市兴起于10世纪前后,在地中海地区的意大利发展起来。如威尼斯、热那亚、米兰和佛罗伦萨等。城市兴起后,中古的市民阶层逐渐形成。

  31、西欧城市为获得自治和自由,一般以赎买为手段,购买自治特许状,或者发动武装斗争。

  32、在西欧古老的大学中,以法国的巴黎大学和英国的牛津大学最为。

  33、教的创立:时间---7世纪初;地点(圣地)---麦加;人物---;

  经典——《》。教义---宣称自己是的使者和最后的先知,号召信仰的神——,反对多神崇拜。信仰教的人通称“”。

  34、622年,出走麦地那,在那里建立了历第一个政权。622年被定为教教历元年。

  35、通过传播教,把一盘散沙的各部落统一为一个强大的民族,完成了传播宗教信仰和建立统一国家的双重使命。

  36、去世后,人经过一系列大规模的征服与扩张,建立起了一个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1258年,西征的蒙古军队攻陷帝国首都巴格达,帝国灭亡。

  37、帝国在文学、科学、建筑和艺术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文化的主要中心有巴格达、开罗和科尔多瓦。

  《天方夜谭》又名《一千零一夜》,是一部杰出的民间故事集。

  寺是建筑艺术的典型代表。的寺,有麦加寺、伊斯坦布尔蓝色寺和科尔多瓦寺。

  38、日本的大化改新:

  ⑴时间:646年⑵变法者:日本孝德任用从中国归来的留学生

  ⑶目的:维护统治⑷内容:①在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体制,中央设二官八省,地方设国、郡、里;②在经济上,施行“班田收授法”;实行租庸调制度,统一租税。

  ⑸性质:一场古代日本学习和模仿中国隋唐的政治经济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改革。

  ⑹意义:使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39、幕府政治又被称为武家政治,在这种政治形态中,以将军为首的武士政权与为首的朝廷并存,但其实际权力远远超过朝廷。始于1192年镰仓幕府建立;1603年,德川家康重新建立了统一的武家政权江户幕府。1867年,德川庆喜还政于,幕府时代宣告结束。

  40、14——17世纪的欧洲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这里的“两个发现”是指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

  41、文艺复兴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直接原因是教会对人们思想的禁锢。文艺复兴运动14世纪兴起于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是人文主义。

  42、文艺复兴运动是新兴资产阶级通过弘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反对教会宣扬的陈腐学说而发起的一场崭新的、促使人们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

  43、文艺复兴运动从实质来看是一种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从性质上来说它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

  44、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是——但丁,但丁被誉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但丁创作的《神曲》被认为是欧洲开始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

  45、达•芬奇是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多才多艺的“文化巨人”,他的成就是绘画,代表作有《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

  46、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文学巨匠,其作品代表了当时文学的成就,其中《奥赛罗》《李尔王》《哈姆雷特》《麦克白》被称为“四大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仲夏夜之梦》等也是他流传至今的名剧。

  47、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是商品经济的发展,直接原因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阻碍了东西方贸易。

  48、欧洲航海家开辟新航路的目的是到海外获取黄金;而在此之前的明朝郑和七次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宣扬明朝国威。

  49、15——17世纪,欧洲许多冒险家多次进行海外探险。1492年,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开辟了通往美洲的新航路。1519——1522年,麦哲伦的船队完成了人类历第一次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50、最早开辟新航路的国家是——葡萄牙和西班牙。

  51、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是:(1)最重大影响:把世界各个地区联系起来,打破了以往世界各个地区相互隔绝和孤立发展的局面;(2)消极影响:一场持续了数百年的殖民掠夺、殖民扩张和侵略活动开始了,造成了亚非拉地区的落后。

  52、“三角贸易”的目的是补充和增加美洲殖民地的劳动力。“三角贸易”路线是欧洲——非洲——美洲——欧洲,受害的是非洲,获利的是欧洲,具有悲惨性和血腥性的贸易航程是非洲——美洲。

  53、“三角贸易”的影响:它是欧美殖民宗主国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来源之一,它使非洲大陆失去大量人口,社会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

  54、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1638年,苏格兰人民起义,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导火线;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1640年,新议会的召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1688年,“光荣革命”。

  55、1649年1月30日,英国国王查理一世在王宫广场被送上了断头台,斯图亚特王朝被*,革命进入。此后,英国经历了短暂的共和时期。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查理二世恢复了封建专制统治,詹姆士二世恢复了天主教活动。

  56、1689年,英国议会在伦敦召开会议,制订并批准了一个的法律文件——《权利法案》,对国王的权力进行了严格限制,确定了议会拥有权力的基本原则,确立了代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的政治制度,具有宪法的性质,标志着君主立宪制政体在英国确立起来。

  57、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意义?

  ①资产阶级革命创立了议会权利至上的原则,确立了符合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的君主立宪制度,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并率先开始了工业革命。②揭开了欧洲和北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成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58、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

  直接原因(导火线):波士顿倾茶事件。

  59、美国独立战争开始的标志是——1775年4月,来克星顿的枪声。

  60、1775年5月,第二届大陆会议决定组建大陆军,并任命华盛顿为大陆军总司令。

  61、1776年7月4日,第二届大陆会议通过由托马斯∙杰斐逊起草的《独立宣言》。宣告北美13块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标志着美利坚合众国——美国诞生了。

  62、《独立宣言》的核心思想是:倡导自由平等的民主原则;成为当时欧洲大陆各国反对封建专制、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被马克思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

  63、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是——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

  64、1783年,英美签署《巴黎和约》,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

  65、美国独立战争具有双重性质——既是一次民族解放战争,又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

  66、1787年9月15日,制宪会议通过了《美利坚合众国宪法》,即“1787年宪法”,宪法规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的国家。征税权由联邦政府和州共同享有。在国家权力方面,采用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原则,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1787年宪法”的意义:新宪法使联邦政府的权力大大加强,巩固了北美独立战争的成果,也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这部宪法是世界近代第一部成文的资产阶级宪法。

  67、法国*的导火线是:“三级会议”的召开;

  法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波旁王朝的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法国*是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最彻底的革命。

  68、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标志着法国*爆发。7月14日被定为法国国庆日。

  69、1789年,大资产阶级控制的制宪议会颁布了《人权宣言》,成为法国*的纲领性文件。

  70、1792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建立。1793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以罗伯斯庇尔为首的雅各宾派掌权时期,是法国*的时期。1794年7月27日的“热月政变”,将罗伯斯庇尔送上了断头台,结束了雅各宾派的统治,标志着法国*的结束。

  71、1799年11月9日,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夺取政权,建立执政府,拿破仑为第一执政。1804年拿破仑加冕称皇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1805年,拿破仑打败了第三次反法同盟,在奥斯特里茨战役中以少胜多,取得重大胜利。1815年6月18日,拿破仑在滑铁卢战役中失败,法兰西第一帝国灭亡。

  72、为巩固资产阶级的统治,从1804到1810年间,拿破仑先后颁布了《民法典》、《商法典》和《刑法典》等法律文献,其中最的是《民法典》,又称《拿破仑法典》,是资产阶级国家的第一部民法典,它的立法精神和原则为后来许多欧洲国家借鉴和效仿。

  73、法国*的意义:法国革命彻底摧毁了法国封建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思想广为传播,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74、蒸汽革命也称工业革命,其本质是生产方式的变革,即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革命。

  75、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是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的确立;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开始于棉纺织业。

  76、1765年,纺织工人哈格里夫斯发明了手摇纺纱机,以他女儿的名字命名为“珍妮机”,这是人类第一台真正近代意义上的机器,成为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77、18世纪七十年代,英国机械师瓦特,制成了改良的蒸汽机,蒸汽机的改良和应用将人类带进了“蒸汽时代”,因此,蒸汽机被看作工业革命的标志。

  78、蒸汽机的应用,推动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发明和改进。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了汽船;1814年,英国工程师史蒂芬孙发明了火车机车。从此,铁路交通迅速发展,人类进入了“火车时代”。

  79、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新能源是煤;动力机是蒸汽机。

  80、工业革命的影响是什么?

  使社会生产力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quo;使社会阶级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产生了现代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个主要的对立阶级;ƒ现代大工厂制度也建立起来,完成了从手工工场向现代大工厂的过渡。

  81、欧洲工人觉醒: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82、马克思与恩格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部分。

  83、《共产党宣言》:1848年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

  84、第一国际:1864年成立,原名叫国际工人协会。

  85、巴黎公社:1871年3月18日,法国建立的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86、玻利瓦尔:“解放者”;圣马丁“拉丁美洲解放者”。

  87、印度民族大起义:1857——1859年,章西女王领导人民反抗英国殖民侵略。

  88、重点:《权利法案》、《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的对比总结

  相同点:①都是两国资产阶级在革命中颁布的纲领性文件,表达了资产阶级掌握政权的强烈要求;②都突出地强调保障人的自由和民利,都是反封建的;

  ③都对本国及西方世界民主政治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不同点:①颁布时间不同(《独立宣言》是在革命过程中发表的,《权利法案》是革命结束后通过的);②主要矛头不同,前者指向殖民者英国,后者指向封建国王。

  【篇二】

  1.南昌起义

  时间:1927年8月1日。

  :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

  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2.八七会议时间:1927年8月7日。地点:汉口。

  内容:

  ①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②决定发动秋收起义。

  ③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论断。

  3.秋收起义时间:1927年9月。旗帜:工农革命军。

  结果:起义受到严重挫折。

  文家市决策:放弃攻打中心城市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

  影响: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三湾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4.井冈山会师军队建设: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影响:井冈山根据地不断巩固和壮大。

  5.南昌、秋收起义的共同意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的序幕。

  6.道路探索:开展土地革命和游击战争,创造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

  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根据地建设、土地革命、武装斗争。

  7.古田会议时间:1929年12月。地点:福建上杭县古田村。

  意义: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

  8.建立政权

  时间:1931年。

  名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定都瑞金,毛泽东当选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

  9.井冈山精神:不怕困难,艰苦奋斗,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坚定不移地革命信念。

  10.井冈山道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辟了一条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1.长征的直接原因: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根本原因:“左”的错误。

  时间:1934年10月。

  开始地点:中央革命根据地(江西瑞金)

  2.遵义会议时间:1935年1月。

  地点:贵州遵义。

  内容: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

  意义: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3.四渡赤水的意义: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

  4.渡过金沙江的意义: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5.长征路线:江西瑞金→冲破四道封锁线→湘江→强渡乌江→遵义→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腊子口→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6.两次会师:

  ①1935年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在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吴起镇与陕北红军会师。

  ②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胜利标志)。

  7.长征胜利意义:①粉碎了*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②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8.长征精神:

  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团结拼搏、顾全大局的革命集体主义精神;

  坚定理想、永不言败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1.九一八事变

  时间:1931年9月18日。

  经过:

  ①柳条湖事件(借口)。

  ②日军袭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占领沈阳城(军事进攻)。

  ③日本扩大侵略侵占东北三省,并扶植溥仪建立伪满洲国。

  2.影响:

  ①九一八事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战争的序幕。②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抗战。

  3.局部抗战:东北抗日义勇军、东北抗日游击队。1936年开始,改编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

  4.1935年底,中共中央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5.一二•九运动

  背景:日本策划华北五省自治,国民政府对日采取不抵抗的妥协政策。

  时间:1935年12月9日。

  口号:“*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结果:青年学生遭到镇压。

  意义:这场爱国救亡运动,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到来。

  6.西安事变的原因(背景):

  ①根本原因:日本进一步侵略华北,使中华民族处于亡国灭种的危机关头,中日民族矛盾激化。

  ②学生爱国运动即一二•九运动的推动。

  ③中国共产党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感召。

  ④张学良、杨虎城出于爱国之情,接受了中共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主张。

  ⑤蒋介石顽固坚持内战政策,劝蒋无效。

  7.西安事变

  时间:1936年12月12日,又称“双十二事变”。

  结果:和平解决。

  8.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①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②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9.七七事变

  时间:1937年7月7日,又称卢沟桥事变。

  意义: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民族英雄:赵登禹、佟麟阁。

  2.第二次国共合作:

  ①中共: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南方八省的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

  ②:公开发表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意义:标志着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3.松沪会战

  时间:1937年8月13日。

  民族英雄:姚子青、谢晋元。

  影响:打破了日本3个月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4.1937年12月,日本屠杀中国军民30多万人(南京*)。

  5.对南京*的认识:南京*是人类历罕见的暴行,显示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

  【篇三】

  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张

  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一、拉美独立运动

  1、拉丁美洲的地理概念: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

  主要殖民者:西班牙、葡萄牙(巴西)

  2、背景:

  ①长期处于西班牙和葡萄牙残酷的殖民统治之下。

  ②受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的影响。

  3.时间:19世纪初。

  4.领导人:玻利瓦尔和圣马丁,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5.概况:

  ①玻利瓦尔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地,成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为纪念玻利瓦尔,一个新成立的国家被命名为“玻利维亚”。

  ②圣马丁领导了阿根廷、智利、秘鲁的独立运动。

  二、印度民族反英起义(1857—1859)

  1、背景:

  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加紧对印度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激起了印度人的反抗。向印度倾销纺织成品,导致手工业者破产;兼并王公领地;取消对印度土兵的优厚待遇,不尊重宗教信仰。

  2、导火线(直接原因):涂油子弹事件

  3、领导力量:封建王公。

  主力:印度土兵

  4、杰出代表:章西女王(印度民族女英雄)

  5、意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是19世纪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2课俄国的改革

  一、彼得一世改革

  1、俄国统一:15世纪晚期,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称“沙皇”。

  2、彼得一世改革:18世纪初

  (1)背景(原因):盛行农奴制,封闭落后,工商业发展极其缓慢。

  (2)目的:向西方学习,实现富国强兵

  (3)内容:

  ①政治:加强中央集权,设参政院。

  ②经济:兴办手工工场,重商主义,允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③军事:义务兵役制,建立新式常备军。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任职,按功劳提拔。

  ④文化:派留学生,开办学校、创办科学院,办报纸,改革习俗(提倡西方礼节和生活方式)。

  (4)作用:

  积极: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増强,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局限:农奴制进一步加强,成为日后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二、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1、背景:

  a.俄国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经济的发展(根本原因)

  b.克里米亚战争惨败,激化了社会矛盾(直接原因)

  2、目的:巩固统治、缓和阶级矛盾、避免革命。

  3、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4、内容:

  (1)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

  (2)农奴获得“解放”时,可通过赎买方式获得一块份地。

  5、意义:

  (1)进步性:是俄国近代历史的转折点,废除了农奴制,促进社会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了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2)局限性:但农奴制的参与仍然存在,影响俄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农民为获得人身自由和土地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第3课美国内战

  ——南北战争(1861-1865)

  一、南北矛盾的加剧

  1、经济概况:北方(资本主义经济)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

  2、双方矛盾:关税(北方希望提高);新增土地的制度(北方自由州,南方蓄奴州);奴隶制(南方保留)

  二、内战爆发

  1、原因

  (1)根本原因: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焦点是奴隶制度的废存问题)

  (2)直接原因(导火线):林肯当选美国总统。

  2、开始:1861年2月成立“南部同盟”,1861年4月南方挑起内战

  三、北方的胜利转折

  1、扭转战局:

  (1)1862年《宅地法》,鼓励农民到西部耕种。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从1863年元旦起,南方叛乱地区的奴隶永远获得自由

  (2)作用:调动农民、黑人积极性,踊跃参军,扭转北方不利局面

  2、胜利:1865年南北战争以北方胜利而告终。林肯遇刺。

  3、影响:

  ①是美国历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性质)

  ②美国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

  ③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1868年)

  一、德川幕府的统治

  1、原因:

  (1)根本原因:幕府的封建专制统治(闭关锁国)阻碍日本资本主义发展。

  (2)直接原因(外因):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入侵(黑船事件),加深了日本的民族危机,激化了国内矛盾。

  2、倒幕运动(前提)

  王政复古政变。主力:中下级武士发起了倒幕运动。1868年,倒幕派结束了幕府的统治,改年号为“明治”。

  二、明治维新

  1、内容:

  (1)政治上: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取消武士特权。

  (2)经济上:推行地税改革,“殖产兴业”,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3)军事上: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提倡“武士道”精神。

  (3)社会生活: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2、影响

  (1)积极性: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

  (2)局限性:保留大量封建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推荐阅读 初三政治下册单元知识点总结 初三下册政治单元知识点总结 初三上册历史单元知识点苏教版 初三年级上册历史单元知识点 初三上化学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初三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点击访问更多木玛升学网的 学习方法资讯

上一条: 北师大版初三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 下一条: 初三历史复习知识点

网友评论 共0条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