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与嘉定区开展嘉定新城综合交通“1+6”专项研究和校地合作交流

同济大学 2021-09-28 168

9月24日,“嘉定新城综合交通‘1+6’专项研究”项目暨校地合作交流活动在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举行。嘉定区副区长钱志刚和副校长顾祥林共同为“嘉定区交通委员会—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产教融合基地”揭牌。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科专家团队就“嘉定新城综合交通发展‘1+6’专项研究”阶段性成果及工作计划进行汇报交流。

顾祥林在致辞中表示,同济大学在百余年发展历程中,始终把融入国家战略需求、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作为重要使命担当。为贯彻落实上海市委市政府“新城发力”战略要求,今年4月学校率先成立了上海新城建设研究中心,围绕新城发展理论、新城规划设计、大数据与智能新城三个方向,协同全校相关学科力量开展研究,力争为五个新城建设和上海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近20年来,同济大学大交通学科不断参与到嘉定新城的城市建设和发展中,传承和发展了同济大学与城市发展相濡以沫、相伴而行的办学传统,不仅展现了同济大学的使命和担当,还为高质量校地合作模式探索了一条新路径。

随后,嘉定区交通委书记、主任陆凤为同济大学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院长、国家磁浮交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陈小鸿,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吴兵颁发“嘉定区综合交通首席专家”聘书。

交通运输工程学科专家团队成员叶建红代表团队汇报了“嘉定新城综合交通发展‘1+6’专项研究”阶段性成果及后续工作计划。“1+6”专项研究中的“1”代表综合交通体系规划,重点研究嘉定新城综合交通的发展目标、战略政策、体系设计和“十四五”近期行动计划。“6”代表轨道交通、骨干路网、骨干公交、静态交通、慢行交通和智慧交通6大板块,充分发挥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对新城发展的支撑作用,同时针对老百姓“急难愁盼”的民生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他表示,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科专家团队将充分发挥总控作用,与所有规划编制单位共同努力,采用最先进的理念和最前沿的技术,对标未来之城的愿景,把嘉定新城综合交通体系建设成为集约高效、绿色低碳、智慧共享的上海样板和国际标杆。

作为嘉定新城综合交通“1+6”项目包含的一个重要部分,轨道交通14号线西延伸的前期研究备受关注。会上,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李磊汇报了14号线西延伸研究的相关建设方案。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负责人表示,学院地处嘉定区这片热土,理当践行同济大学“与祖国同行,以科教济世”的百余年办学传统,以专业知识为嘉定区建设发展服务。目前“嘉定新城综合交通‘1+6’专项研究”处于中期阶段,学院专门组建新城交通研究中心,发挥多专业资源优势持续开展研究探索和实践。学院将以此次产教融合基地揭牌为契机,成为嘉定新城建设的智力资源,为建设一个更创新、更智慧、更绿色的未来嘉定贡献一份力量。

钱志刚在总结讲话中对同济大学在城市建设、城市整体规划、交通规划方面作出的贡献给予积极评价。他感谢吴兵、陈小鸿两位专家领衔的团队整合上海市相关科研力量为嘉定新城综合交通“1+6”项目提供的强有力的指导支撑。期望在“十四五”开局之年,以“新城建设,交通先行”的理念,与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定期举行专题研讨,如期推进嘉定新城综合交通“1+6”项目研究和落地,真正做到产教融合,努力将嘉定新城打造成为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上海新城样板。

同济大学大交通学科扎根嘉定发展已近20年,在嘉定区深度参与、主导建设了国内首个智能网联汽车试点示范区、国内唯一高速磁浮系统“三个一”试验线、国内最大规模智慧共享出行服务系统、智能型新能源汽车协同创新中心等一批重大成果。去年11月,受嘉定区委托,同济大学交通学科与嘉定区交通委员会共同组织策划了“嘉定新城综合交通1+6”专项研究课题。今年6月,同济大学、嘉定区政府、中国工程院共同举办嘉定新城智慧交通论坛暨智慧车列交通系统示范线开通仪式,并启动了智慧交通“嘉定标准1.0版”编制工作。

嘉定区区府办、交通委、发改委、新城办、财政局、规划资源局负责人,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上海城建院,上海市交通发展研究中心,上海城市交通设计院等研究单位代表出席了交流活动。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推荐阅读 设计创意学院与解放日报社“上观文创”签署合作意向书,助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 首批4位参加教育部银龄教师支援西部计划教师赴喀什大学支教

点击访问更多木玛升学网的 同济大学资讯

下一条: 首批4位参加教育部银龄教师支援西部计划教师赴喀什大学支教

网友评论 共0条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