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创”赛特等奖团队长叶威: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2020-08-31 493

 创意

  往往是稍纵即逝的灵光一现

  而真正抓住机会的创业者

  总能将这束光芒

  变成又一轮太阳

  在刚刚结束的第十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北京赛区选拔赛中,中央民族大学参赛项目《“学在56”少数民族语言授课网络教学平台》凭着出色的表现,突出重围,斩获总决赛第八名,获得北京市特等奖。听闻喜讯,学习实践部特别策划了此次专访,邀请项目负责人——文学院2018级优秀学子叶威向大家分享参赛经验、交流创业心得。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这位出色的领队吧!

  人物介绍

  叶威,女, 2018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学习成绩优异,曾获专业一等奖学金,多篇征文获得北京市级二等奖,立雪论坛本科生论文三等奖;积极参加各类实践活动,现任文学院团委学生会组织部部长,多次被评为优秀共青团干部、优秀共青团员、优秀部长、校级优秀心理委员、民族团结先进个人。其作为队长带领团队,成为民大唯一获得第十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北京赛区特等奖殊荣的队伍。

  如此优秀的领队背后,藏着一个什么样的“神仙团队”呢?别急,他们来啦!

  团队介绍

  项目领队:叶威

  团队成员:孙雅雯、毕力格图、严乐、陈筱婕、衣雪颖、荣奕源、何杭薇、潘梓怡、李檀香

  指导教师:范丛慧

  团队线上合照

  那么,这个以“少数民族教育”为亮点的项目究竟是什么样的?团队经过了怎样的分工与考量呢?让我们在采访中一探究竟吧!

  访谈Q&A

  1.团队是如何萌生“少数民族语言授课网络教学平台”这个项目创意的呢?

  答:项目诞生的核心契机来自于我们团队内部的一次讨论:一位蒙古族的同学在大学以前所有受教育的过程中,都是使用本民族语言,也就是他的母语——蒙古语来完成的。他们在高考时常被称为“民考民”,看似规模很小。但经过前期调研就可以明白,我们所看见的学生数量原来只是冰山一角——在民大,这样的学生更是屡见不鲜。

  然而,几乎每一次答辩的时候,都会有评委老师向我们询问:什么是“民考民”的学生?为什么不使用汉语进行学习?种种疑惑的背后都暴露出了我们对于中国复杂的民族情况的认识还有进一步把握和提升的空间。受经济、地理、历史等各种因素,他们使用民族语言并不是“选择”,而是“必然”;同时,在线上教育早已普及的今天,此次疫情更加让我们感受到:使用汉语学习的同学有一众优秀的线上知识付费平台进行学习,而现在市面上的任何一个软件、任何一个网站的任何一个功能,都没有为使用民族语言进行学习的同学提供优质、广博的知识课程,哪怕是科普类的课程,这便是建立平台的初衷。同时,我们也希望这是一个双向互动的平台,汉语为母语的各民族同学都可以通过我们的平台上的课程进行学习和交友,这样才进一步了解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共同生活的56个民族,是如何真正如石榴籽般紧紧拥抱在一起的。因而,“学在56”项目应运而生。

  2.团队的组建过程与成员具体分工情况是怎样的呢?在组建团队方面你有什么宝贵经验?

  答:因为当前还在疫情防控中,项目团队的组建都是在线上进行的,所以保证有效的沟通和相对充足的时间是我们首要考虑的因素。其次,要根据项目方向和特征吸纳不同的伙伴,我们团队最开始是五个人,我本人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所以主力做课程服务体系的策划和内容运营,但创业真的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试炼,于是我有幸联合到了来自经济学院、理学院的孙雅雯、毕力格图、陈筱婕和严乐四位同学。三创赛省赛结束时,我们决定继续做下去,必须要吸纳更多新的力量来补齐我们之前的薄弱漏洞,因而进行了相对正式的人才招募,遇见了简历震撼的衣雪颖学姐、荣奕源、潘梓怡、何杭薇、李檀香等五位同学。这样整个团队的分工都比较合理,尽管相对于要完成的事情来说还是压力甚大,但十位老板携手前行,都专业过硬,热情满满,这确实使得我们整个项目的推进都充满斗志!

  3.在项目进行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如何解决的呢?

  答:最大的困难就是我们的项目其实成立时间并不早,还是在创意阶段,与校内外很多非常成熟,资质老牌,实力雄厚的项目一决高下时显得特别单薄,比较弱小,而且确实没有太多实绩,没有什么启动资金可以支持我们前行。这不仅是时间问题,也是投入-回报的问题,我们希望利用项目的活动空白期,在团队成员精力安排合理的前提下,按照计划阶段不断推进,要争取各个重大时间节点,我们有成果,且不错过。另外就是希望可以得到相关主体的支持、合作,互利互赢。

  4.该教学平台相较于目前已有平台,具备哪些在文化特色、师资招聘等方面的优势?

  答:我们的最大优势就是要做真正的“民族教育”品牌,也就是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指引下,为助力经济发展,从根本上扭转民族教育发展不平衡、滞后的局面,以全局视角整体观照中华民族共同体,致力于打造民族教育“院校—地区—人才”三位一体战略。由具有先进视野、高层次人才和知识文化素养的群体牵头,借助互联网、新媒体手段等各种电子技术,通过拓展合作形式,实现知识的凝聚和分地区、分层级有序下沉,跨越知识壁垒和数据鸿沟,进一步明晰民族教育的价值立场和商业范式,对民族教育的发展具有指引意义。同时,课程质量也是我们的立身所在,像我们创新性地打造了师资招聘体系,也有考虑到利用我们民族院校这样的特色优势,鼓励从民族地区走出来的优秀青年能通过线上教育这一形式去反哺家乡。

 

  5.该教学平台的课程形式有什么新颖之处?具体能提供哪些教学内容?

  答:我们的课程形式就是利用了现在比较成熟的各类网络教学形式,比如直播、录播,互动等等,在教学内容设置上则比较下功夫,也是我们正在着手搭建的关键点之一。我们最创新的设计就是提出了一套拓展课程,不只服务于学生,青少年,这一部分是面向社会各界人士的,尤其是我们的“民族博雅教育”,就包括了民族语言、文化、历史三大环节,以“专业+科普”的心态来为对民族文化、语言、历史感兴趣的用户,提供优质的付费知识或公益课程内容。

  6.在平台美术设计方面,团队参考了哪些民族文化特色呢?

  答:我们的平台包括网页和app,在美工设计上并不只具体参考某一种民族的文化底色,而是打造一种泛民族元素文化,蓝色底纹与飘扬的经幡、旗帜等等都希望能给用户提供静谧、沉稳、让人放松的视觉感受,进而全身心投入到知识海洋中,饱尝五彩斑斓、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环境。

学在56少数民族语言网络授课平台

(网站版)

  7.作为普通大学生,我们能以哪些方式参与到这个教学平台的建设发展中?平台是否会提供一些机会呢?

  答:我们这个项目确实和学生联系紧密,尤其是项目落地之后,我们不仅可以邀请各类专业对口的同学,加入我们的技术开发、行政、教学、营销等岗位,那么同时我们学校本身也是民族院校,有很多“民考民”的学生,并且像文学院等很多学院的学生,在**倾向上有教师从业的相关期待,在线上教育日益风靡的今天,我们的项目其实正是为更多大学生提供实习、实践、**机会。

  8.初次参加“三创”赛便取得如此好的成绩,这个结果与团队预期是否一致呢?从这次团队参赛的经历中获得了哪些感受?

  答:远远超出我们的预期。这不仅是我们第一次参加“三创”赛,也是民大第一次参加“三创”赛,从省赛结果就能看出,在众多电子科技类项目里民大人的创意的“清新脱俗”,与众不同,同样也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认可和鼓励。我们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项目,甚至因为起步晚等问题,前期磕磕绊绊,颗粒无收,如今即便是收获了省赛特等奖这样的成绩,也仍不断提醒自己要兢兢业业,如履薄冰。创业是艰难的,不是在你如何面对他人的质疑,而是在克服自己内心反复的动摇,是否能做下去,要走多远,这不是靠运气和听天由命的事情,而是要经过理性的思考和情感的斟酌才能决定的。

 

  9.针对此次的创新项目,团队在未来有什么样的展望?

  答:目前我们的项目已经开始逐步落地,这个过程中一定会有很多风险变动,而作为一个初创团队,在历险的路上不仅希望“打铁还需自身硬”,也希望能得到前辈们的支持和鼓励,经验分享,以及其他主体的支持与合作。民族院校、民族地区教育主管部门等单位都将是我们主力合作的目标群体,同时我们也积极寻找其他力量的合作,如果您看到这里觉得有意向,做进一步沟通的话,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官方公众号“学在56”,期待您的到来。

  10.赠一段鼓励的话,激励其他想要参加创新创业大赛的同学吧!

  答:青春是值得挑战,尝试新鲜,且大胆试错的。无论是创业创新比赛,还是科研学术训练,只要认清自己想要什么,全力以赴,就不要后悔。在民大,无论是文学院等人文社科类院系,还是各类理工类专业,“跳出舒适区”、“挑战”、“创新”,这些都该是我们青年学子的一张名片。成绩、荣誉并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但挑战自我,永远前行在路上,这是我们不该舍弃的。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敬人事,待天命。好事一定会纷至沓来的。

  创业,是一条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路途。尽管布满荆棘,却能让我们在创业中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诚如叶威同学所说: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祝愿同样具有创新精神的同学们在接下来的比赛中获得佳绩!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推荐阅读 瞄准市场需求 瑞安塘下职专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 暖心!高校为新生定制“霍金同款”轮椅,还有这些...... 中国高校世界排名大幅攀升 前100里大陆高校翻一番 天津大学膜分离技术助力破解“温室效应”! 家有中考生的请注意:5月5日沈阳二中,有件大事你得来看看! 中考生物:50个考点总结,初中生必看!

点击访问更多木玛升学网的 中考新闻资讯

上一条: 南交学子直播带货:开启助农新模式 下一条: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传播全日制专硕仅招收推免生

网友评论 共0条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