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2024-01-30 2051
今天的嘉宾Alicia——14岁就前往美国西雅图就读高中,满绩毕业,是学校历史第一位非美籍获得学术最高荣誉-Valedictorian的学生。后来本科进入UCSD选择双专业商业经济和电脑艺术,并且minor创新创业。
大学期间担任UCSD CSSA学生会主席的同时,也加入了很多其他难进的学术社团和音乐社团。
兼顾自己热爱的同时,又保持着优秀的成绩。Alicia的留学故事究竟有多精彩?一起来看吧~
我初一初二就读于北京人大附中朝阳分校,当时是有一个2+1的政策,所以在初三前我们可以选择出国读高中,或者升本部后再准备出国读本科。我和家里讨论之后顺其自然地选择了出国读美高,随后简单跟美国西雅图的一个高中面试之后就被录取了。
就这样,14 岁的我开启了我的留美求学之路。
初生牛犊不怕虎,it's ok!
第一年,我就读于西雅图的一个公立美高,由于西雅图只允许国际学生读一年公立美高,所以第二年我转到一个私立天主教的高中。这样的开端,我基本是等于直接被扔在了一个中国人都没有的环境里,由于那个时候口语也不是很好,稍微有一点犯怵。
好在慢慢地,我跟身边来自世界各地的其他同学交流,然后一起出去玩,逐渐就熟络起来了。我的寄宿家庭对中国文化和美食很感兴趣,所以彼此都还有很多共同语言。再加上我待的地方其实也不是很村,有不少中餐厅和中国超市。
多元的环境加上大家都很包容,我没有觉得不适应,可能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吧!其实年纪越小出去,可能反而越容易适应过来。
高中时期,我经常参与义工活动,除了这些活动本身就很有意义以外,其实我跟不同文化的同学一起做事情的过程也很有意思。我们一学期差不多需要20个小时的义工时间去算学分,这个对我来说挺新鲜的。在这些经历中我看到了一些“人间疾苦”。
有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事情是在我第一年从市中心坐车的时候,我把C line坐成E line了,导致下车就迷路了。下车的地方看上去像一个贫民窟,周围很多流浪汉。当时我才14岁,整个人直接被吓呆了。有一个流浪大叔过来弄清楚情况之后就直接把我带到了一个安全的公交车站引导我回家了。这也让我在这一方面的刻板印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我高一就读于公立学校的时候,参加了一个叫key club的义工组织,比如给流浪汉派发食物,去市中心教小朋友数学等等。另外也加入了一个篮球队社团,因为我从小学开始就喜欢打篮球。第二年到了私立学校,我发现学术部分也很重要,所以加入了数学社团去一起打比赛。整体的风格也从运动篮球少女转型成为了音乐少女哈哈,开始在爵士乐队里组乐队,弹吉他。
一不小心,创造了人生高光时刻
在高中最后一年,有一个很有趣的经历。我的老师那天很严肃的从广播里面通知我去一趟办公室,我当时脑袋一空,心想我犯什么事情了?!怀着忐忑的心情一路走进办公室,发现老师们都为我喝彩鼓掌,恭喜我得到了Valedictorian的资格,也是当时学校历史上第一位非美籍学生获此殊荣的人。
我松口气的同时,又问我的老师:”什么是Valedictorian?“他们都非常吃惊,跟我解释才知道。
Valedictorian是指毕业典礼时致告别辞的学生代表,年级排名GPA最高的学生就有这个资格。我当时是满绩毕业的,一直保持着全A,无A-的成绩毕业,所以就获此殊荣啦!
不过有点遗憾的是当时刚好碰上疫情,没有线下完成这个非常有仪式感和纪念意义的事情。
在美高,我们早上八点上学,下午大概三四点课程就结束了。所以有非常大的空间自由安排自己的时间,比如我当时放学之后一般都会参加乐队的排练,橄榄球啦啦队的比赛助威,还有另外三个社团的活动等等,平均每天留校一至两个小时,晚上六七点再把学校一些比较challenging的课程作业完成一下。所以美国的教育体系比较锻炼自主能力以及时间管理能力,我还比较适应这种模式。
意料之外的申请结果
申请美本的时候,其实存在了一个很大的信息差。当时的我虽然GPA满4.0,但是SAT考了一次1470之后就没有考虑再接着考,按照当时其他外国同学们的申请标准,其实这个背景就足够申请我理想范围内的学校了。所以我就直接按照这个标准,开始申请了。
这里不得不提到我的做事风格,我好像从小接受的就是比较放养式的教育,我会自己先决定好某件事情,再去直接通知我的父母,然后就开始去做。
很遗憾,最后我只拿到了UW和UCSD的艺术方向的offer。虽然结果也没有那么差,但我也郁闷了一小段时间,后来我才意识到自己留学生的身份限制了很多,我把申请想得太理想化了,也许多找人问一问,了解情况或许会更好。往好的方向想,这也算为我的freestyle风格买一个教训吧!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阴差阳错,UCSD的一切都“刚刚好”
我最后选择了UCSD,也有很多朋友提到:“你可以试试转学呀!”
转学我也考虑过,但一方面我的专业电脑艺术交互这种方向接受转学的并不多,我不确定其他的专业是否适合我以及我是否会喜欢;另一方面我入学之后发现圣地亚哥是个很舒服的城市(之前的嘉宾也说过,小伙伴真的可以考虑一下它),UCSD也很不错,特别是我体验到的教学质量也很优秀。我也确定自己很喜欢这个专业,所以就决定待在UCSD啦!
大一开始我就知道自己会double major,并且也一直在为此做准备,上需要的课程之类的。因为我的父母都是比较成功的创业者,所以我自己的职业规划也是有创业的部分,有做商业和艺术结合的想法,类似于做艺术平台以及为艺术家做战略分析,所以就选择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创业创新)作为我的minor专业。
这两个专业都是我非常喜欢的方向,所以也不觉得自己学习上的压力很大,相反我很享受学习这些知识的过程。我觉得可能很多商业或者艺术的学生更需要的是把精力放在实践和networking社交上面,包括找相关社团呀,争取学术外的实践机会等等。
我们学校商业社团还挺难进的,每个学期大概从200人中挑选15人这样,尽管如此,大家还是会挤破头想要进这种商业社团,这才是最花时间的部分,毕竟学术上保持一个合格分数并不难。
我最早加入了CSSA的文体部,主要负责活动策划。刚进去的时候,我是抱着多认识一些朋友,参加一些活动丰富校园生活的心态参与的。但我属于眼里比较有活的成员,很多事情习惯顺手就做了。可能也是因为这个,以及复杂面试中的好表现和满足了竞选要求,在大三的时候,我很惊喜地从部员直接升级成为了新一轮主席。
对我来说,CSSA主席并不是一个官职tittle去发号施令,我比较想要做一个桥梁,让各个部长和部员发挥他们的价值。我在任期间想做到的是让我们社团和校内其他社团有一个很良好的对接平台,给他们搭建一个有益的对接方式。且我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是active member,大家都有参与感,为爱发电地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上任以来确实会比之前忙一些,现在睡觉手机都不静音,怕大家有什么紧急事情哈哈。
我那“亿”些社团经历
我也参与了学校一个很厉害的音乐剧社团,因为UCSD有着全美前五的戏剧专业,所以这个社团很厉害,每年都会往国家级别剧团固定输出。我抱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心态录了一段视频发给社团,结果竟然被录取了!
第一次试着在这么大的剧团里面演出,真的很开心。后来我和认识的人在一起做了很多不同的乐队,基本就是在学校各个音乐的场所演出,比如每年的音乐节和CSSA的春晚。六月份的时候,又组了一个只有女生的摇滚乐队,这个概念也挺酷的。
音乐这件事,我一直在坚持和享受。
我还有一个叫Lumnus Consulting的社团,它是校内数一数二的商业战略咨询社团。这个社团也很难进,差不多两三百人最后进二十人左右,然后到了期末再刷一轮。我们基本就是把咨询缩短到了那么一周,然后去做各种case study,并且为校内校外的初创公司做一些咨询工作。目前我已经是金融副主席啦,这段经历对我也很有帮助!
第三个算是一个committee,叫做 student foundation investment committee,是一个帮助学校管理其中100 万endowment fund的社团。主要是做投资银行学的东西,我们需要做很多专业的模型和估值,其实挺好玩的。然后每一个学期我们会做portfolio,比如说要降的公司或者想买入的公司去做pitch和投资建议。我从大二结束进来后做了差不多一年的分析员,现在升到senior,可以带一个team。
这一年UCSD也经历了大大小小的“吃瓜舆论”事件,u1s1,我作为学生觉得挺无奈的,因为已经存在的偏见难消除。这个互联网发展迅速的时代,很多事情真假难辨。大家理性吃瓜,当一个乐子看看就好啦!我认为UCSD是一个很棒很值得的学校,教学水平过硬,身边的同学们也都很友好,圣地亚哥这个城市也很舒服,我还是很推荐学弟学妹们到我们学校就读的哈哈~
其实由于现在科技和传媒都很发达,留学在知识层面可能并没有那么突出的意义,它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感受上。
我是一个不太安定的人,我喜欢去各种不一样的地方,看不同的风景。未来我也并不想安居一处。
I have a dream,拥有一个自己的岛,闲暇时在岛上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哈哈。
我觉得留学对我来说就是一个可以接触新的人和事的渠道。我能去了解这个世界上不同的想法,人种和文化。
来源:澎湃号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推荐阅读 “低门槛”留学的“高代价” 留学人员分享回国创新创业的故事:为国之所需献智献力 驻美使馆提醒在美留学人员注意加强安全防范 留学回国,机遇何在——从海归故事中探寻价值实现的多元路径 新闻学专业博士生谈出国留学:有挑战也有收获 2025年出国留学如何选?报告显示英国热度继续领先美国
点击访问更多木玛升学网的 新闻资讯资讯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