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04 396
前段时间,豆瓣小组“985废物引进计划”引起许多关注和讨论,很多人疑惑:985/211尚且如此,那些二本学生又该如何自处?
的确,引起关注的往往都是名校学生,我们很少把目光投向那些普通二本院校的学生,而他们才能代表了大部分年轻人。
最近有一本书《我的二本学生》试图“看见”他们,作者黄灯是一名大学老师,她在书中记录了自己带过的那些二本学生的经历和命运。黄灯在这本书的序言中写道:
“二本学生作为全中国最普通的年轻人,他们是和脚下大地黏附最紧的生命,是最能倾听到祖国大地呼吸的年轻群体。他们的信念、理想、精神状态,他们的生存、命运、前景,社会给他们提供的机遇和条件,以及他们实现人生愿望的可能性,是中国最基本的底色,也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
通过念大学,他们在立足社会的过程中,在**、深造、定居等具体的人生节点,是否如我一样,总能倚仗高等教育提供的屏障,越过一个个在今天看来无法逾越的暗礁?
我的教育工作,为我提供了审视这一问题的机会。从保留的学生名单看,我教过的学生多达四千五百多名,无数课堂课后的近距离、不间断的师生交流,让我充分接触到一个群体,并真正看见他们。
任何群体中,若要跨越不属于自己的城市和阶层,个体要经历怎样的内心风暴和艰难险阻,只有当事人知道。
我得承认,作为教师,我对世界安全感边界的认定,来源于对学生群体命运的勘测。二本学生作为全中国最普通的年轻人,他们是和脚下大地黏附最紧的生命,是最能倾听到祖国大地呼吸的年轻群体。他们的信念、理想、精神状态,他们的生存、命运、前景,社会给他们提供的机遇和条件,以及他们实现人生愿望的可能性,是中国最基本的底色,也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
多年来,在对学生毕业境况的追踪中,负载在**层面的个人命运走向,到底和大学教育呈现出怎样的关系,是我考察学生成长过程中,追问最多的问题,也是本书竭力呈现的重点之处。我想知道,学生背后的社会关系、原生家庭,以及个人实际能力,在**质量中所占的具体权重。如果其权重越来越被个人实际能力以外的因素左右,那么,对大学教育的审视,将成为一个不容回避的命题。
在中国快马加鞭的教育背景中,无论名校的光环怎样夺人眼球,都不能否认多数的年轻人,无论如何努力,都不可能挤过这座独木桥,而只能安守在各类普通大学,这是我写作本书一个基本的观照和讨论前提。
毫无疑问,在自我瓦解、自我提问式的写作过程中,本书承载的落脚点,意在探讨中国转型期青年群体尤其是普通青年群体的命运和可能,换言之,这些文字不仅面对教学日常,更面对青年成长、命运和去向,它打开和呈现了一个群体隐匿的生命境况,是有关年轻个体的生命史和心灵史。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推荐阅读 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 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 高考怎么选适合自己的专业 “高考改变命运”,其实并不是全看分数,最重要的还在于选择 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的异同有哪些 高考生:调剂到不感兴趣的专业,别急着复读,还有这3个方法
点击访问更多木玛升学网的 中考新闻资讯
上一条: 高考宁可放弃985大学,也一定要报师范!当老师,真的很好吗? 下一条: 新高考“3+1+2”模式下,如何选科更有优势?高一新生提前了解!
王雅欣 2020-09-04
秦宇潇 2020-09-04
李钰轩 2020-09-04
刘钮安 2020-09-04
刘川 2020-09-04
董艺轩 20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