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塬赋能 实践助农

南昌影视传播职业学院 2025-07-29 14

为激活返乡大学生参与乡村建设的活力,以新媒体力量传播家乡魅力,宁夏自治区吴忠市红寺堡区团委发起2025年“家乡视介官·青春@上红寺堡”暑假返家乡大学生新媒体作品大赛。南昌影视传播职业学院“红塬之声”推普团应区团委邀请参与活动,推普团指导老师吴晨曦通过专业赋能与培训,为返乡大学生、电商选品中心及周边产业工作人员注入创作与沟通动能,助力大赛成果落地,推动红寺堡特色文化与产业“破圈”传播。

活动伊始,团队在红寺堡电商选品中心开启了“理论+实践”的筑基培训课。江西省普通话测试员、南昌影视传播职业学院播音与主持专业负责人吴晨曦老师带来“推广普通话,共筑中国梦”主题培训,深刻阐释普通话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重要意义——它不仅是沟通的工具,更是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纽带,能让不同地域、不同背景的人在共通的语言中增进理解、凝聚共识。课程中,吴晨曦老师不仅详解普通话规范与规范汉字使用准则,更结合新媒体传播特性,重点指导大家如何用清晰、精准的语言讲述红寺堡的发展故事、乡土风情。她鼓励在场的返乡大学生和工作人员:“说好普通话,才能让家乡的故事被更多人听见、听懂;用好规范语,才能让视频录音更流畅、推文表达更精准。希望大家以标准语言为桥,把红寺堡的好风光、好特产、好故事传递到更远的地方,让更多人通过你们的作品认识这里、走进这里。”一番话既点明了语言传播的重要性,也为大家参与“家乡视介官”大赛注入了动力,让众人深刻意识到,规范的语言表达是提升新媒体作品传播力、影响力的关键,更是连接家乡与外界、助力乡村发展的重要力量。

培训之外,推普团展开了为期数日的实践赋能行动,将课堂所学转化为精准助力的实效。成员们首先深入电商选品中心,与商户、工作人员围坐交流,细致摸排当地电商运营中语言沟通的实际堵点——从产品介绍的表述清晰度到线上客服的应答流畅度,逐一记录需求与痛点;随后转场咖啡厅,聚焦服务场景中的用语细节展开走访,倾听经营者、消费者对普通话使用的真实反馈,收集优化服务语言的具体建议;在红寺堡酒庄的实践中,团队先以学习者的身份,认真聆听讲解员讲述红酒产业从开荒种植到品牌成型的发展历程,实地探访葡萄种植基地感受乡土产业活力,再以赋能者的角色与讲解员、酒庄工作人员深度对接:结合红酒销售中对外宣传、客户接待的场景需求,生动阐释普通话在传递品牌价值、拉近客群距离中的关键作用,并通过逐字校准发音、示范沟通话术等方式,助力从业者提升服务沟通能力。

随着实践赋能的深入,商户们用更标准的普通话介绍特产,让乡土好物的故事传得更远;酒庄的讲解中,葡萄种植的艰辛与红酒的醇香,通过清晰的表达打动了更多来访者;返乡大学生的镜头下,带着温度的家乡故事,正通过新媒体平台吸引着外界的目光。南昌影视传播职业学院“红塬之声推普团”的助力,不仅为“家乡视介官”大赛注入了专业动能,更让语言成为激活红寺堡产业活力的“催化剂”——当标准语与新媒体技术相遇,当青春力量与乡土情怀碰撞,红寺堡的乡村振兴之路,正被赋予更鲜活的表达与更广阔的可能。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推荐阅读 推普课堂进社区 声声乡音促振兴——南昌影视传播职业学院推普团开展暑期实践活动

点击访问更多新期教育网的 南昌影视传播职业学院资讯

下一条: 推普课堂进社区 声声乡音促振兴——南昌影视传播职业学院推普团开展暑期实践活动

网友评论 共0条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