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建校时间 2000年
  • 校园面积 1100余亩
  • 学生人数 1200
  • 教师人数 390
  • 层次 专科
  • 类型 综合
  • 藏书
  • 人气值 31697
  • 推荐指数
学校介绍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是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淮河能源集团举办的一所普通高等院校;安徽理工技师学院是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首批技师学院,两校同址办学。

学校始建于1951年4月,先后经历了淮南煤矿工业专科学校、淮南矿务局医科大学、淮南矿务局职工大学、淮南工业学院职业技术学院等办学阶段。1999年,经安徽省教育厅批准开始高职招生。2000年6月,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原淮南工业学院职业技术学院、淮南矿业集团高级技工学校、淮南煤炭体育运动学校,合并成立淮南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始终坚持特色发展、创新发展。经过70年的发展建设,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和行业企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学校先后获批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国家级人才培训基地、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建设院校、教育部“1+X” 证书试点院校、安徽省首批示范高职建设院校、安徽省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全国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培育单位等;先后荣获“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全国煤矿安全培训先进单位”“全国煤炭系统教育先进单位”“安徽省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安徽省毕业生**指导工作先进集体”“安徽煤矿监察安全培训先进单位”“煤炭职业教育教材建设先进单位”“安徽省首批校企合作示范典型高校”等多项荣誉。

学校现有三个校区,占地1100余亩,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390余人,副高级及以上120人,博士(含在读)9人,其中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业教师比例达87%,全国优秀教师1名,省级模范教师2名,省级优秀教师7名。有全国煤炭教学名师1名,全国煤炭教育先进工作者8名,煤炭行业技能大师(教科研人员)5人,全国职业教育煤炭专业带头人3名,省级教学团队16个,省级教学名师9名、教坛新秀13名。有7名教师入选安徽省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5名教师入选全国煤炭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4名教师入选全国安全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学校还聘请了近200名行业、企业高级技术专家、技术大拿和能工巧匠作为教师。

学校设有能源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海尔智能学院)、智能与电气工程学院、工程管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人文教育学院、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和技师学院等十个教学单位,全日制在校生1.2万余人。学校立足能源行业,兼顾地方经济社会和行业企业,主动适应安徽省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需求,坚持特色发展不动摇,将智能制造、人工智能、新能源等作为重点对接产业集群,构建了智能制造类、智能控制类、资源与环境开发类等专业集群,围绕现代服务业发展构建了医药卫生类、经济贸易类、家政服务类等专业集群。

目前,学校开设高职专业60个,其中国家级专业2个,中央财政支持建设专业2个,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1个,省级示范、特色专业23个,开设技工专业26个,技师专业5个,高级工2个,全日制在校生12000余人。学校与合肥工业大学、蚌埠医学院、安徽财经大学开设了在校生7个专业专升本。

学校建有省级继续教育基地、省级煤矿安全培训中心和高级技工学校,具有劳动部门授权的通用和特有工种的高、中、初级职业技术等级鉴定资格,可颁发相应的职业资格等级证书。

学校建有校内实习厂1个、校内实训室130余间,建有2个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7个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5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5个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学校坚持深化校企合作,深入推动产教融合。通过职教集团、学徒制、冠名班、与企业共建技能大师工作室等方式建有120多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学校是安徽省高校毕业生**先进集体,多年**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位于全省同类院校前列。

2011年11月11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同志在视察学校时指出:“现在我们国家最缺的就是职业技术教育,办这样的学校很有特色,很适合煤矿企业的发展建设,为企业提供了人才支持”。原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原安徽省委书记张宝顺、副省长谢广祥,安徽省副省长王翠凤,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淮南市委书记沈强等领导先后到学校视察,对我校办学给予了充分肯定。

学校是国家3A景区、人社部工伤预防宣传培训基地、安徽省煤炭工业研学基地、安徽省校企合作示范基地。近年来,学校在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的正确领导下,在淮河能源集团的大力支持下,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实施职业教育与社会培训“双轮驱动”和校企、校校、校地“三大战略合作”,聚焦学历教育和技能培训,学校的发展和建设迎来了新一发展。

目前,学校上下正凝神聚力,积极建设省内一流、全国知名的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