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衡量一个学校的优劣,就是中高考的成绩。每年中招高招结束后,都会出现一份各名校考上重点高中或者清北的排名表。并由此打造了诸如衡水中学、毛坦厂中学等超级学校。
这些超级中学,违背了教育的公平性,优先在全省掐尖,让许多中学怨声载道,严重影响了区域的教育教学。但是,各种抗议都会在高考成绩公布后,化为寂静。年年复始,年年如此。
如果没有了高考成绩的这个衡量标准,那么这些名校、重点也就丧失了存在的价值。照在这些名校的光环也会迅速落下。没有了掐尖教育,这些超级中学也会泯然众人矣。
为什么出现这些超级中学,就是因为中高考成绩已经纳入各级教育部门的目标考核成绩中。地方政府考核教育部门的业绩最重要的一项就是高考升学率。一本的升学率必须达到多少;每年的一本升学率必须逐年提高;每年的清北必须有名额等等;打造一个名校也成为各级政府的名片效应,从资金、政策、招生方法倾斜,从而成就名校工程,带动地方的声誉,提高教育政绩。这些都是客观现实存在,适用于任何城市。
假如按照文件规定,全国都搞均衡教育,那么大家都在一个起跑线上,从哪些方面衡量学校?又从哪些方面衡量学校领导,以及教育行政部门?
反过来,如果不追求升学率,那么教师的考核从何而来?那么职称评比中的业绩从何而来?荣誉、工资、涉及到了各个方面。因为学校所有的评价就是按照升学率来制定的。
愿望是美好的,但是下面执行多少,可能还会很残酷。因为学校考核是一个系统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希望教育部尽早发布一套系统的考核方案,拿出切实有效的执行方法,不要让这些好政策束之高阁,成为镜中月、水中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