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学 2021-11-12 244
11月3日,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大会为五项国家科学技术奖2020年度的获奖者颁奖,其中,云南大学古生物研究院张喜光、侯先光、马晓娅、丛培允、刘煜团队的“寒武纪特异保存化石与节肢动物早期演化”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这是我院继2003年在该领域联合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以来,在这一领域的再次突破,也是我省此次唯一获奖项目。此次获奖显示该科研团队在寒武纪早期生物演化研究方面取得的持续性重大科学发现,是学校首轮“双一流”建设中涌现的骄人成果,展示了学校在这一研究领域的强劲发展势头。
该科研团队经15年不懈努力,通过多学科交叉,对华南寒武纪含软躯体化石开展了一系列卓越的研究,从表观形态学、发育生物学等领域聚焦并挑战了节肢动物基本躯体构建演化中长期悬而未决的世界难题,提出了目前全球古生物学界关注的热点之一的神经古生物学研究领域并引领该领域的国际前沿方向,探索了节肢动物起源及早期辐射演化并取得突破性进展。同时,科研团队发现最古老的节肢动物集群行为,首次揭示寒武纪大爆发时期节肢动物生态行为的复杂性,为研究寒武纪早期海洋生态系统雏形的构建过程打开了全新的窗口。
节肢动物的起源与早期演化是尚未破解的重大科学谜题,也是云南大学古生物研究院老、中、青三代科研工作者长期为之奋斗的主攻研究方向。此次获奖的团队中,张喜光教授以研究奥斯坦型化石见长,侯先光研究员以研究布尔吉斯页岩型化石见长;年轻一代研究人员中,马晓娅研究员是神经古生物学研究领域的提出者,丛培允研究员专门从事射齿动物(节肢动物干支类群)研究,刘煜研究员创造性地将micro-CT、荧光显微镜成像等技术方法引入寒武纪早期节肢动物化石研究。团队各成员从研究素材、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不同视角,为探索并攻克节肢动物早期演化的一系列关键科学问题提供了重要途径。
该科研团队所在的云南大学古生物研究院始于2001年成立的云南大学澄江动物群研究中心,2004年被认定为“云南省古生物研究重点实验室”,学校于2020年整合校内相关学科资源成立了古生物研究院,旨在打造世界一流的古生物研究中心。研究院依托云南独特的、在世界科学界有广泛影响的古生物资源,着力探索寒武纪早期生物、重要动植物类群演化和陆地生态系统演替等重大学术问题,产出了一系列具有重大国际影响力的突破性学术成果,为我国早期生物演化与古生态研究走向世界前沿作出了贡献。
云南大学古生物研究团队围绕寒武纪早期生物演化重大前沿科学问题为核心开展创新性学术研究,在侯先光、张喜光等老一辈科学家的带领下,着力引培了一批国家级中青年学者,含国家“杰青”1人、“青千”2人、“优青”1人、“百千万人才”1人,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云南省自然科学杰出贡献奖、特等奖各1项,云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二等奖各2项,先后有3项成果入选中国年度古生物学十大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不仅为认知自然作出了重要贡献,还极大地提高了中国古生物学研究在国际上的声誉,同时也在自然科学普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另据了解,国家自然科学奖的获奖者要求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中作出重大科学发现,并符合“前人尚未发现或者尚未阐明”“具有重大科学价值”“得到国内外自然科学界公认”这三大评审标准。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264个项目、10名科技专家和1个国际组织。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46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44项。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推荐阅读 教育部科技司司长调研云南大学古生物研究院
点击访问更多木玛升学网的 云南大学资讯
上一条: 教育部科技司司长调研云南大学古生物研究院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