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版⾼⼀语⽂⽂⾔⽂知识点归纳(⼀)
通假字
长乐王回深⽗。⽗,通“甫”,古代对男⼦的美称。
古今异义词
1.⽐好游者尚不能⼗⼀。
古义:⼗分之⼀。今义:数词。
2.世之奇伟、瑰怪、⾮常之观。
古义:不平常。今义:⽤作表程度的副词,⼗分,很。
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慎取之也。
古义:泛指求学的⼈,指读书⼈。今义:特指有专门学问的⼈。
4.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慎取之也。
古义:是代词“所”与介词“以”结合,相当于“……的原因”。
今义:常⽤来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5.于是余又叹焉。
古义:“于”,介词,对;“是”,代词,这件事。为单⾳词连⽤。
今义:合⽤为⼀个连词。
6.然视其左右,来⽽记之者已少
古义:周围;今义:左和右两⽅⾯、⽀配、表⽰概数等
7.⾄于幽暗昏惑⽽⽆物以相之
古义:到达,达到,动词;今义:表⽰另提⼀事或达到某种程度
⼀词多义
1.乃
①以其乃华⼭之阳名之也(副词,表⽰判断,可译为“是”“就是”)
②巫医乐师百⼯之⼈,君⼦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竟,竟然,居然)
③良乃⼊,具告沛公(于是)
④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才)
2.道
①有碑仆道(路,道路)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
③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以愚黔⾸(主张)
④何可胜道也哉(说,讲)
⑤策之不以其道(⽅法)
3.盖
①⽇初出⼤如车盖(车盖)
②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承接上⽂,表⽰原因,可译为“因为”“是因为”“是由于”等)
③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仰慕,若⽔之归海(超过,胜过)
④盖其又深,则其⾄又加少矣(有“⼤概”的意思)
4.⽂
①独其为⽂犹可识,⽈“花⼭”(⽂字)
②不以⽊为之者,⽂理有疏密(纹)
③属予作⽂以记之(⽂章)
④⽂过饰⾮(掩饰)
5.然
①⾄于*,理固宜然(如此,这样)
②吴⼴以为然(对,正确)
③有⽳窈然(形容词词尾,“……的样⼦”)
④然视其左右,来⽽记之者已少(然⽽,但是)
6.舍
①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名词作动词,筑舍定居)
②⽽操舍鞍马,仗⾈楫(动词,舍弃)
③舍相如⼴成传舍(动词,安排住宿)
④客舍青青柳⾊新(名词,宿舍、旅店)
7.以
①由⼭上以上五六⾥,有⽳窈然(介词,在、从)
②夫夷以近,则游者众(连词,表并列,并且)
③余与四⼈拥⽕以⼊(连词,表顺承,就,便,或不译)
④以故其后名之⽈“褒禅”(与“故”组成固定结构,表因果,因此)
⑤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慎取之也(与“所”组成固定结构,表原因,……的原因)
8.其
⑴始舍于其址。(代词,它的,代华⼭)
⑵以故其后名之⽈褒禅。(代词,那,指代慧褒埋葬的时间)
⑶距其院东五⾥。(代词,那,代慧空禅院)
⑷以其乃华⼭之阳名之也。(代词,它,代华⼭洞)
⑸其⽂漫灭。(代词,它的,代仆碑)
⑹独其为⽂犹可识⽈“花⼭”。(代词,它上⾯)
⑺其下平旷,有泉侧出。(代词,它的,代华⼭)
⑻问其深。(代词,代上⽂“有⽳窈然”的“⽳”,译作“那个洞”)
⑼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代词,代“好游者”,译作“那些”)
⑽⼊之愈深,其进愈难,⽽其见愈奇。(“其进”的“其”是指代第⼀个分句,译作“那”,“其见”的“其”是
指代第⼀、⼆分句,也译作“那”)
⑾然视其左右,来⽽记之者已少。(代词,它的,代后洞)
⑿盖其又深。(代词,指代后洞,译作“那”)
⒀则其⾄又加少矣。(代词,那些,代游客)
⒁既其出。(句中语⽓助词,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⒂则或咎其欲出者。(代词,指代“欲出者”,译作“那”)
⒃⽽余亦悔其随之⽽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第⼀⼈称代词,⾃⼰)
⒄以其求思之深⽽⽆不在也。(代词,他们)
⒅其孰能讥之乎?(副词“其……乎”这个固定格式,⽤来表⽰反问,可译作:难道……吗?)
⒆后世之谬其传⽽莫能名者。(代词,指代那些以讹传讹的情况,可译为“那”)
词类活⽤
(⼀)名词的活⽤
1.名词作状语
有泉侧出。侧:名词作状语,从旁边
2.名词作动词
①始舍于其址。舍:名词活⽤为动词,筑舍定居。
②名之⽈褒禅。名:名词活⽤为动词,命名,称呼。
③后世之谬其传⽽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名:名词作动词,说明⽩。
(⼆)动词的活⽤
1.动词作名词
①⽽其见愈奇。见:动词作名词,见到的景象。
②盖其又深,则其⾄又加少矣。⾄:动词⽤作名词,到达的⼈。
③往往有得。得:动词作名词,⼼得,收获。
④后世之谬其传⽽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传:动词作名词,流传的⽂字。
(三)形容词的活⽤
1.形容词作名词
①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深:形容词⽤作名词,深度。
②⽽世之奇伟、瑰怪、⾮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险远:险远的地⽅。
2.形容词作动词
①好游者亦不能穷也。穷:形容词活⽤为动词。穷尽,⾛到尽头。
②⽕尚⾜以明也。明:形容词⽤作动词,照明。
3.形容词的使动
①后世之谬其传⽽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谬:弄错,使……错。
②⾄于幽暗昏惑⽽⽆物以相知。昏暗:使动,使⼈感到模糊迷惑。
(四)副词作动词
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副词作动词,尽情享受。
特殊句式
(⼀)判断句
①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者,……也:“者”表停顿语⽓,“也”表判断语⽓)
②所谓华⼭洞者,以其乃华⼭之阳名之也。(……者,……也)
③今⾔“华”如“华实”之“华”者,盖⾳谬也。(……者,……也)
④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慎取之也(因果判断句,“此”是主语,“所以”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
原因”,“也”语⽓助词,表判断)
⑤此余之所得也(此……也)
(⼆)倒装句
1.状语后置句
①古⼈之观于天地、⼭川、⾍鱼、鸟兽,往往有得。
②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2.定语后置
有⽳窈然。
(三)省略句
①有志矣,不随(之)以⽌也(省宾语)
②有志与⼒,⽽又不随(之)以怠。(省宾语)
③余于仆碑,又以(之)悲夫古书之不存。(省宾语)
④有碑仆(于)道(省介词)
⽂⾔固定句式
1.其孰能讥之乎?(难道……吗?)
2.何可胜道也哉!(哪⾥……呢!)
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慎取之也。(这就是……的缘故。)
⼈教版⾼⼀语⽂⽂⾔⽂知识点归纳(⼆)
通假字
(1)⾃余为僇⼈(同“戮”,刑辱)
(2)梦亦同趣(同“趋”,往,赴)
词类活⽤
(1)⽇与其徒上⾼⼭(名词作状语,每天)
(2)穷回溪(形容词作动词,⾛尽,⾛遍)
(3)卧⽽梦(名词作动词,做梦)
(4)始指异之(形容词的意动⽤法,以……为异)
(5)穷⼭之⾼⽽⽌(形容词⽤作动词,⾛到尽头;形容词⽤作名词,点、顶点)
(6)箕踞⽽遨(名词作状语,像簸箕⼀样)
(7)萦青绕⽩(形容词⽤作名词,青⼭,⽩⽔)
(8)故为之⽂以志(名词⽤作动词,写作⽂章)
(9)⾃远⽽⾄(形容词⽤作名词,远处)
古今异义
(1)漫漫⽽游(古义:没有⽬的;今义:(时间、地⽅)长⽽⽆边的样⼦)
(2)⽆远不到(古义:⽆论;今义:没有)
(3)以为凡是州之⼭⽔有异态者(古义:凡是、这(个);今义:总括某个范围内的⼀切)
(4)然后知是⼭之特⽴(古义:这样以后;今义:接着,表承接)
(5)颓然就醉(古义:⽂中指⾝⼦倾倒、倒下的样⼦;今义:形容破败的样⼦)
(6)游于是乎始(古义:从此;今义:连词,表⽰后⼀事紧接前⼀事,后⼀事是由前⼀事引起的)
⼀词多义
穷
(1)穷回溪(动词,寻求到尽头,引申为⾛遍)
(2)穷⼭之⾼⽽⽌(动词,寻求到尽头)
(3)⽽不知其所穷(形容词,竭,尽,引申为尽头)
梦
(1)卧⽽梦(动词,做梦)
(2)梦亦同趣(名词,梦境,梦中)
始
(1)⽽未始知西⼭之怪特(副词,曾经)
(2)始指异之(副词,才)
(3)游于是乎始(动词,开始)
⽽
(1)施施⽽⾏,漫漫⽽游(连词,表修饰)
(2)披草⽽坐,倾壶⽽醉(连词,表承接)
(3)卧⽽梦(连词,表承接)
(4)觉⽽起,起⽽归(连词,表承接)
(5)⽽未始知西⼭之怪特(连词,表转折)
(6)穷⼭之⾼⽽⽌(连词,表条件,才)
(7)攀援⽽登,箕踞⽽遨(连词,表修饰)
(8)⽽莫得其涯(连词,表转折)
(9)⽽不知其所穷(连词,表转折)
(10)⾄⽆所见⽽犹不欲归(连词,表转折)
之
(1)以为凡是州之⼭⽔有异态者(助词,的)
(2)始指异之(代词,它,指西⼭)
(3)则凡数州之⼟壤,皆在衽席之下(助词,的)
(4)然后知是⼭之特⽴(助词,的)
(5)不知⽇之⼊(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独⽴性)
(6)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独⽴性)
(7)故为之⽂以志(代词,它,指游西⼭这件事)
为
(1)⾃余为僇⼈(动词,成为)
(2)不与培塿为类(动词,成为)
(3)故为之⽂以志(介词,为了)
字词解释
(1)施施(yíyí)缓慢⾏⾛的样⼦
(2)徒:随从
(3)回溪:迂回曲折的溪涧
(4)极:⾄
(5)斫(zhuó)榛莽:砍伐丛⽣的草⽊
(6)茅茷:茅草之类
(7)攒蹙:聚集收缩